G20首腦強調,「支持經濟活動,直至經濟復甦得到明顯鞏固」。揭去一些前提和狀況設定,根本內容就是,「不退市,現在堅決不能退市」!
上星期,G20首腦在匹茲堡召開峰會,同時美國和英國央行分別召開例會,會後聲明對經濟環境的描述,頗值得留意。G20領袖、美國聯準會和英格蘭銀行紛紛提及,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在加快,各國政府及央行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與日俱增。
G20首腦強調將繼續執行經濟刺激計畫,「支持經濟活動,直至經濟復甦得到明顯鞏固」。這是各國政府在退出救市方案上,最全面、最斬釘截鐵的一次表述。揭去一些前提和狀況設定,根本內容就是,「不退市,現在堅決不能退市」!
如今的政府在刺激經濟上已經赤膊上陣了,在經濟已出現起色的時候,自然會趁熱打鐵,哪怕要冒長期通貨膨脹的風險。德國、法國提出適度財政的要求,看來得不到多數國家的認同,筆者相信各國的財政刺激措施,都不會因為經濟有起色而縮水。
美國聯準會的聲明中,除了提及經濟環境的改善之外,強調的是通貨膨脹壓力並沒有明顯地出現。儘管當局已在研究退出量化寬鬆的具體方案,由於CPI通膨不再,目前的流動性環境還可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筆者認為,只有在失業率決定性地、可持續地見頂之後,美國的政策利率才會上升。估計聯準會利率於二○一○年中左右開始上調,二○一○年底,由目前的○至○.二五%上升至一.五%;至於聯準會減少債券購買的舉措,其實已經開始,不過所被削減的,都是市場已不再需要政策扶持的證券種類。退出行動當然會和經濟復甦的時機與力度相配合,而且必須強調穩定性。筆者看來,退出機制至少需要二年時間。
英格蘭銀行的聲明更有意思。除了闡述貨幣政策要維持不變外,英國央行暗示經濟復甦在第四季度開始放緩,這是第一個貨幣當局以會議聲明的形式,提及「W」型的經濟復甦。
筆者認同英格蘭銀行的判斷,在財政刺激和補庫存兩大引擎拉動下,第三季度的增長應該相當強勁。然而私人投資依然低迷,個人消費正常化帶來了一時的回升。歸根究柢,消費復蘇需要勞工市場的改善,新就業機會的創造。
瑞士信貸的模型預期,全球工業生產增長在十一月見頂(扣除去年的基數效應),此後經濟還在擴張,但是力度減弱。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全球風險資產會有一個回檔,商品價格出現下調。筆者看來,這不是經濟二次探底,而是意味著財政政策拉動經濟最強勁的時期成為過去。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