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奧和世運成功展現了台灣人的熱情與活力,這兩項國際賽事圓滿閉幕之後,希望台灣能繼續搭建在國際間發聲的舞台。
台北聽奧和高雄世運,是台灣多年來首次舉辦的兩場國際賽會,讓台灣在國際間有了曝光度。
尤其聽奧已有八十五年歷史,而世運則是第八屆,這兩項競賽的國際組織主持人結束時都說:「這是有史以來辦得最好的一次。」這樣的讚美,讓台北市和高雄市在國際間的曝光度、知名度和城市競爭力,都有顯著的提升。
兩項賽事過程,及開幕和閉幕式,都有很多令人稱道的事。像奧運一樣,兩項比賽需要嚴謹的作業流程,因為在短時間內會湧入大量的選手、裁判、工作人員等,生活和交通相關設施面臨極大考驗。而且比賽時間很早就確定,不能延期,也就是只許成功,不准失敗。如今事實證明,台灣的確具有舉辦國際大型活動的能力,我們也對台北市和高雄市所有相關人士的表現給予肯定。
在這兩項盛大的賽會中,志工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世運有六千名、聽奧有一萬名志工無私無悔地付出,是兩大盛會成功的重要關鍵。他們展現了台灣人的熱情和奉獻的心,讓每一位來訪的選手、家人及工作人員都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兩項賽會的開幕和閉幕式,台灣人展現了過去在表演藝術領域努力的成果。例如電音三太子在高雄世運的表演,讓大家看到台灣的民俗技藝;聽奧的明華園、優劇場和鴻勝醒獅團,也是重要的傳統藝術。這些表演都展現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和豐富性,是過去政府積極扶植台灣本土藝術的具體成果。
此外,台北聽奧最後採取「辦桌」的方式,這也是台灣非常獨特的文化之一。事實上主辦單位一次開三百五十桌,也需要非常精緻的流程管理,才能帶來令人感動的效果。
這兩項賽會也凸顯了政府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創造一些舞台,讓台灣的生命力得以展現;我們的志工、或表演藝術界、甚至所有民眾,都需要舞台來展現我們的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或政治人物,應該去爭取能夠表現我們能力的舞台。這不該是臨時搭建的舞台而已,像煙火一樣稍縱即逝,而希望的是有遠景的、可長可久的舞台。
從硬體的角度來看,世運和聽奧的場館,接下來是不是能化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這麼多人願意為這兩項賽會做志工,這樣的一股力量未來是不是有其他奉獻的地方?這些都是兩個市政府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
有了這兩項賽會的經驗,將來是不是還能繼續爭取在國際發聲的機會?最近的可能是中華民國一百周年的國慶,相信它也是一個展現軟實力的重要機會,期待再享受一次感動。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