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iTablet推出,台灣製造商可能受惠,但將限於毛利不高的OEM業務,這可能會使台灣在資訊產業價值鏈中出現「倒退嚕」的現象。
正如同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勞力密集轉型為資本密集,硬體地位也逐漸被軟體所取代,而連網性(interconnectivity)也正逐漸凌駕軟體的角色。
當年蘋果電腦一度瀕臨倒閉,結果卻十分尷尬地由競爭對手微軟出面相救;如今,蘋果已展開雪恥之路,其股價漲幅遠高於微軟,其一五二○億美元的市場,也直追微軟的二二○○億美元。微軟是一家純軟體公司,就某種程度來說,微軟正面臨著當年摧毀IBM的同樣危機。
IBM成也大型主機電腦,敗也大型主機電腦;而微軟和個人電腦架構似乎也將步其後塵。當蘋果改變軟體應用的商業模式,微軟產品立顯過氣,正如微軟PC作業系統令IBM主機失寵一般。
然而IBM在退出硬體產業,轉型為服務供應商後,不僅沒有消失,反倒在新領域執業界牛耳。而今微軟面對蘋果和谷歌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挑戰時,也將重新自我改造,而其營運成長將會來自連網性。
對台灣PC和NB廠商來說,蘋果從來不是他們的直接威脅,不過這種態勢很快就會改變了。根據顧能調查,二○○九年第二季,iPhone銷量逾五四○萬支,而去年同期還不到九十萬支。iPhone銷量大躍進,大幅拉升蘋果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由○八年的二.八%陡升為一三.三%。
媒體報導,蘋果最快將於九月推出一款名為iTablet的新武器。一般認為,iTablet可能會以iPhone的作業系統為基礎,而iPhone在整合新開發軟體及連網性方面的效率極為優異;此外,iPhone還有一堆超炫的軟體和應用程式。
若iTablet如期推出,很可能如iPhone一般,在消費性PC市場帶動一股風潮;而其生產規模,可能會使台灣製造商受惠,但將僅限於毛利不高的OEM業務,這可能會使台灣在資訊產業價值鏈中出現「倒退嚕」的現象。為了走出這樣的困境,台灣PC產業應該往前跨大步,著手進行軟體和服務的整合。
蘋果發展新產品的過程,展現出極為罕見的專注和紀律,因此台灣資訊業者只能利用開放原始碼的解決方案,如Android和谷歌,谷歌提供免費的服務,卻為硬體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
台灣企業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熟悉經濟規模大,且成長率最快的市場所使用的語言。線上遊戲產業就是一個好例子,台灣業者與韓國、中國和美國公司,並列為全球最大的線上遊戲公司;這些遊戲和客戶基礎,或許可能在跨越硬體、軟體和連網性的新營運模式中,走出一條康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