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以理想價格入手想要的東西,當然需要殺價的努力、智慧,當殺價達人才是王道,不殺價是傻瓜。
以前日本是真的童叟無欺、不二價的國度,但現在流通管道複雜化,價格多元化,即使同一家店,也常因為客人殺價而變成二價、三價。日本人不再是以前不二價、不會殺價的民族,也逐漸變成很會殺價了。
事實上,以前日本有許多採購人員也很會藉著日本財大氣粗的優勢,在國際間大殺價。像日本人愛吃的魚蝦因為殺價殺得太過分,現在就被中國、俄羅斯等新興消費大國搶走了。但若不是非入手不可或即使非入手不可,在日常生活中,現在的日本人都會殺價,許多原以為不能殺價的商店,也都能殺價了!
因為不景氣,消費者能省則省,尤其廠家庫存過多,變成價錢由消費者決定的市場。但日本是從江戶時代就有三井越後屋等,將不二價概念普及化,領先亞洲各國,奠定了日本資本主義基礎,因此也有許多日本人雖不討厭殺價,但多少有點不安,覺得殺價是不是很低級,是不是在走回頭路,而且多少還是認為如果賣方一開始就提供沒有殺價餘地的「真價」的話,豈不是很好。
但時代變化,正價、真價也日益在變化,庫存本身的成本高,而且對流行敏感的現代人,款式型號稍微老一點,就會不值錢,殺價很自然。現在連許多家電量販店也都能殺價,像是激戰區而地點稍差的店可以殺價,或周日晚上關門前二小時也是殺價黃金時段,因為錯過周末沒賣出去,至少得等一周才有賣機,對店家而言,降點價賣完較好。日本賣場還是階級制度分明,主管權限較大,若能找到主管殺價,大抵都能成功,殺價的內容除了降價外,也有點數當場折扣或贈送周邊產品、服務等。
其他殺價技巧,還包括事前調查,了解最低價限度,強調現金交易,擺明「我就是想買便宜的」,針對沒人氣顏色以及長期庫存貨等,都能成功。且一開始就提出不可能的低價,再慢慢妥協,或提示其他店似乎賣更便宜的價格等,賣方拒絕太多次也會不好意思;殺價時間越長越有利,賣方會覺得耽誤客人那麼多時間,不好意思讓客人空手歸去。
現在日本關於殺價的討論很多,雖然這套技巧,關西的歐巴桑早就一清二楚,她們甚至會把店員拉攏成戰友,要他們代為去跟店主殺價。但臉皮薄的關東人較生疏,需要書訊、專家開班傳授,其實是勇氣問題。對於關西人而言,汽車、家電以及房地產等交易,都像跳蚤市場,不殺價怎麼行。他們認為想要以理想價格入手想要的東西,當然需要殺價的努力、智慧,當殺價達人才是正道,不殺價是傻瓜。關東人要殺價,心理障礙多,要拋棄羞恥心,還是有點難度,但若殺價成為很酷的流行,殺價達人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