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經濟形勢的確有所好轉,但是改善的程度用非農業就業數字來形容,要比市場走勢更貼近現實。
瑞士信貸全球總經濟分析師剛入行時,當時的總經濟分析師便對他耳提面命:經濟數據太多,且大多好壞參差;凡事拿不定方向時,多看看非農業就業數據。「If in doubt, look at payrolls.」這是筆者師父的師父留下來的錦囊。非農業就業數據的變化,是美國勞工市場的寒暑表,而就業環境決定著消費、投資、股市、房地產的長遠走勢。
在過去幾個月,經濟數據有明顯好轉的跡象,金融市場更出現了一輪「V」形反彈。一時間,「春芽」(Green Shoots)處處可見,投資情緒高漲,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似乎可以在惡夢醒來後便瞬間消失。
美國的經濟形勢的確有所好轉,但是改善的程度用非農業就業數字來形容,要比市場走勢更貼近現實。每月超過六十萬個就業機會被摧毀的時期已經過去,美國經濟和金融最危險的時期似乎也已經度過。但是,每月仍有三十至四十萬份工作在消失,這種情況仍是近三十年來罕見的。失業率升破一○%大局已定,美國將面臨一九三八年以來最高的失業率。如此的就業形勢下,消費快速復甦可能性不大,沒有消費復甦,民間投資便難有大起色。
那麼如何解釋前幾個月金融市場的「V」形反彈?太多的流動性、太低的資金成本,是此輪流動性驅動下升市的主要原因。同時資金從雷曼倒閉後的極度恐慌中解脫出來,投資情緒變得正常化,部分資金開始移出避險天堂。股價和商品價格的快速回升,又迫使大量持有現金的基金將資金投回市場。「春芽」是故事,流動性才是真實的存在。
實體經濟的復甦會如何展開,需要多長時間?經濟復甦已經開始,美國經濟估計在今年第三季可以進入正增長,歐洲在第四季進入正增長,不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將面臨無就業復甦,人們感受不到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好轉。筆者預計,美國的就業市場在二○一○年中見底,歐洲在一○年末見底。真正的經濟復甦,要等到一○年中才能展開。
不過,此輪升市製造出一個重大受益人——金融業。股市的暢旺和風險意識的改善,為金融業集資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多數大銀行和投資銀行趁勢補充了資金。加之央行的數量擴張政策,商業利率水平維持在超低的水平,有利於金融業的盈利前景,有利於信貸的逐步恢復,也有利於經濟的最終復甦。
就業形勢與經濟形勢,有時並不吻合;經濟走勢和市場走勢,有時並不吻合。筆者認為,美國加息應該是明年中以後的事情,歐洲應該會更遲。
(本專欄隔周刊出,代表個人觀點,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