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資產分配的時候搞錯方向,種錯因,當然結不出期待中的果。在理財時卻做發財夢,擔了不必要的風險,導致保護財產的目標落空。
為這問題困惑許久,想了幾個月才明白,做資產分配的時候搞錯方向,種錯因,當然結不出期待中的果。在理財時卻做發財夢,擔了不必要的風險,導致保護財產的目標落空。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發財與理財的行為很像,都是透過各種有價資產來進行。但本質上有很大差別,因此落實在操作與資產配置不同,甚至在一些關鍵環節上,兩者行為模式是相反的。
從目標的差別來說,發財的目標在於改變現有生活水平,例如本來住台北縣板橋的公寓,想搬到台北市仁愛路帝寶,這就要靠發財;反之,已經定居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不想因為景氣波動被迫遷移到台北縣新店,那就要靠理財來保護財產,目的在維持現有財富水平。
想發財,一定要集中投資,並且要搭配適當的槓桿操作,此外,專業知識與時間投入也都是必要的條件。至於理財,分散風險,避免融資,適當的金融常識與不影響本業操作的時間,這樣就夠了。
根據這原則,可以自我檢討去年怎麼會賠那麼多?如果是理財,有需要融資嗎?準備退休金,難道不應該加大國債,或者公債基金的比重嗎?真的照規畫操作,當然要在不同的資產類別間做分配,損傷是免不了的,但是不會傷到筋骨。台灣的不動產與股票的投資,在上半年的反彈已經搶救不少,甚至回本、或小賺一票,保住財富不被消滅。或許還是虧,但是整體社會的損失更大,因此生活水平不會受到影響,這才是理財。
以發財的方式理財會栽跟頭
發財要集中,要選擇進出時點,要挑選強勢標的,當然也要承擔相應而來的風險。這有一定難度,如果成功了,身價有所提升,所以能吸引各路英雄投入。
同樣在上半年買股票,發財行為是在空頭市場中搶反彈,買到要記得賣;反之,理財行為是依據收入與儲蓄額的變化,調整部位,或許要增加股票的比重,例如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股票型基金進行理財,就別管底部到了沒,照原定計畫,時間到依約扣款就是了。
會栽跟頭的,很多是在以發財的方式進行理財,運用技巧試圖買在低點、賣在高點來提高理財回收率是最常見的謬誤。反之,如果以理財的方式去發財,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在去年十月形勢未明之際貿然投資,然後在股市非理性暴跌的壓力下,又很「專業」地進行停損賣出。虧損已經實現,又錯過這波的反彈。
屢屢提及「五月出場」的觀念,其實是發財的招式。賣出,是為了買更便宜的股票。別急,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