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30年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位置,看華僑不再嬌貴;但華僑還是對這裡有歸屬感,把這裡當老家。
上周信箱收到一封陌生亂碼e-mail,試圖解碼,螢幕出現簡體字,是三十年前的「恩客」、文大同學阿Ma寄來的。
阿Ma是馬來西亞僑生,與我不同系,同住一層公寓而認識。那時房東以木板隔間,有錢的學生租單人房,如阿Ma,較沒錢的租雙人房。至於我這種完全沒錢的,三人住雙人房,輪流上床睡覺。冬天山上風大窗縫也大,看在廉價房租的份上,只能忍耐。
那個年代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美日華僑不流行返台,僑生多半來自東南亞,像菲律賓當時有小美國之稱,超級富裕。偶然在路上看到菲律賓華僑穿著涼爽的白色長袖巴隆衫,薄到可以看到內衣,感覺透明得很有錢。我爸也有件類似的透明尼龍衫,卻透明得超窮酸。
國父說「華僑是革命之母」,因為華僑常資助國父,我也相信,因為阿Ma也常資助我。「阿Ma,借個五百!」「偉『宗』你又沒錢了喔!」四年下來不知欠了他多少錢,但他從不催討,任我帶他四處玩、拐彎抹角騙他請客。
印象最深刻的是阿Ma的鞋跟超高,永遠藏在黑色喇叭褲底下,有些家庭舞會必須脫鞋,讓他當場矮三吋,踩著褲腳跳舞,遠看像液化的人體,雙腳融化成兩大黑膠唱片。
有次房東收房租時,提到她在北投經營「服務業」,如果想認識女孩,她可以介紹,當場讓我臉紅一路紅到腳底板,趕緊說學生沒錢。房東又說,也可以帶朋友來,給你些小費;窮到發慌的我一聽賊性大發,急著想當三七仔,拚命勸阿Ma來當我的恩客……。
三十年不見,往事歷歷如繪。阿Ma信裡說兒子要讀大學了,開學前與朋友一同來台灣旅遊,想看看爸爸的母校,也想見見我。立刻回信,請他們吃台菜。
小阿Ma華語說得很好,比他爸挺拔帥氣,跑了台灣北中花東,很喜歡這裡。他說,三十年來大馬的華人地位依舊不平等,像大學只開放極少數名額給華人,同學們從小就知道要更努力。
席間與阿Ma通上電話,一聲「哎喲!偉『宗』!」心頭暖暖,有些感觸。世界局勢一直改變,台灣這三十年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位置,看華僑不再嬌貴。但華僑還是對這裡有歸屬感,把這裡當老家。
對恩客之子當然不囉唆,立刻招待special,這回不必拐他們去北投,安排參觀「我猜我猜」的現場錄影,請導播拍拍他們,因為馬來西亞同步播出,可以透過鏡頭跟爸爸媽媽打招呼。
至於我當年到底有沒有當上三七仔,這答案……就隨風飄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