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到Boyle的扮相和年齡,評審委員及觀眾似乎都在期待她出糗,但她才開口唱了一句,現場觀眾就歡呼連連。
截至五月七日止,Boyle在英國星光大道上的演唱,於YouTube上的點閱率已經超過了五千萬次;媒體在形容這位四十七歲的未婚女性,時常用「矮胖、長得不好看、唱得真好」等字眼。
當時,看到Boyle的扮相和年齡,評審委員及觀眾似乎都在期待她出糗,但她才開口唱了一句,評審的表情便從嘲弄轉為驚喜,現場觀眾更是歡呼連連。
除了黛咪摩兒、唐尼奧斯蒙和伊蓮佩姬等影歌星的讚美,英美電視台爭相邀請外,許多名人也紛紛表達他們邊看邊哭的感受,以及對這起事件的看法。
還有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法律、廣告、行銷等各類學者專家以及專欄作家、部落格板主和記者,都對此抒發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更多的觀眾則在留言板上表達他們的感動和評論,當然她的粉絲也成立了後援會。
這些感受,大部分都可以稱之為創造力中的迷你創意;當我們以新穎且有意義的角度,來詮釋我們所學或所經歷的「時地人物事」時的頓悟,就是學習成長上的創意發現。
這起事件的確喚醒了許多人隱藏在心底的偏見質疑——因外貌、年齡、性別、種族等產生的刻板印象。
以研究性別、種族和法律關係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律教授威廉斯,認為這個故事和歐巴馬的選舉過程及結果非常相似;她寫到:「Boyle有能力推翻傳統先入為主的觀念,跟一九七○年代『黑就是美』運動要完成的任務異曲同工,揭穿以表層現象為主的偏見,而對公平、智慧、勇氣、謙遜、耐力、新美感,以及傾聽的意願做出深度承諾。」
我們從Boyle故事,獲得的大部分建言不外乎:發現自己的優點並持之以恆地演練、取得身邊他人的支持、掌握機會並且不嫌晚、抱持希望樂觀的態度、不要以偏概全,也不要以貌取人等等。
令我最感動的是,Boyle從十二歲開始就「做她所愛,愛她所做」,對自己的歌唱信心十足且專心練習。在一九九五年參加類似的競賽節目時,被節目主持人百般嘲弄,她仍然盡心盡力地把歌唱完,總而言之,她接納自己,展現出真實的自我。
我總覺得台灣處處都隱藏著人才,我們應該創造各種機會並擺脫任何刻板印象,讓人才得以實踐夢想。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