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放款利率不到兩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利差在三%到四%的中國大陸,就顯得很有吸引力。不過這塊市場大餅,如何吃是個問題,代價也是個問題。
簡單說,存款利率是進貨成本,放款利率是銷售價,兩者差異稱為「利差」。銀行的實際收益比這還差,因為不能把所有收到的存款全拿去放款,生意再好也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或流動性幾乎與鈔票相同的國債,影響到獲利。現在市況更慘,可以借出去,但沒有可靠借款對象的爛頭寸數以兆計,連那區區幾十個基本點的利差都賺不到。
差很大
保險公司的狀況比銀行更慘,銀行可以拒收大額存款,把利率調到零點零幾,稍稍留點生機,保險公司連這空間都沒有。以前賣的保單,預定利率有到八%的,就算後來逐漸降低,也都比現在定存高。
當時搶市場很好用,現在要還債很痛苦,市場上找不到高息的固定收益投資品種,只有靠高明的操盤術,從股票市場、不動產市場賺點貼補。更多要靠老鼠會的技巧,只要賣出更多、更多保單,就能有正的現金流,才能活下去。
目前經營條件最差的是台灣與日本,放款利率不到兩個百分點,就算資金來源免費,毛利率也就這樣而已。中國大陸去年銀行的利差普遍在三%到四%之間,與台灣實在差太大,因此開放台灣的銀行到大陸做生意,從利差不到一%的紅海移轉到三倍利潤的藍海,顯得非常有吸引力。
市場一定有,而且很大,但吃得到嗎?用啥方法?有哪些代價?風險可控嗎?從題材落實到每股盈餘,有很長的路要走。
投資人不關心這些問題,因為只要簽備忘錄,有個開放的想像空間,金融股就可以漲很大。
其他選擇
因為是想像空間,最好的範例就是泡沫破前的網通股,影響股價走勢不是基本面變化,而是投資人信心向背,到底是貪婪?抑或恐懼占了上風?
現在當然是有夢最美,何時東風會壓倒西風,這就脫離理性分析的範疇了。有個簡單指標可供參考,當媒體開始討論本益比、市價淨值比的時候,表示夢境將醒,處於寤寐之間,就該考慮作頭的風險。
直接買利差大的中國銀行股,不就沒這問題?首季財報顯示,工商銀行是全球最賺錢的金融機構,中國人壽是保戶增加最多的保險公司,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數字,不是空虛的概念。
這問題更好解,遠的日本,近的美國,都有相同經驗。中國的系統性風險正在累積中,而且速度還很快,完完全全在複製二○○一年葛林史班泡沫救經濟的覆轍。今年創紀錄的放款增加,沒可能做好相對應的風控,出來混的早晚要還,不知在何時。
真要作金融股,恐怕要從美國下手。資金成本與台灣一樣降到趨近於零,但放款利率跟中國有拚,系統性風險拆解中,投資價值日增。當然,股價再回多一點,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