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化仍在進行,銀行重組也才剛剛開始,失業情勢依然嚴峻,經濟還會再衰退中掙扎一段時間,甚至出現反覆。
就業情況的改善,是其他經濟活動復甦的前提。如果失業上升,消費信心、房地產市場數據的改善難以持久,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
第二個是美國銀行測試結果。銀行需要集資金額不算太大,也許這是銀行重組、重開融資大門的開端,市場對此的反應亦屬正面。
筆者看來,銀行測試結果,不過是一場表演,測試的結果,其實完全取決於美國政府對未來經濟變化的幾個假設條件。
如果將條件定得嚴苛,一批銀行通不過測試,市場暴跌,那是政府和自己過意不去。因此,得將條件定得較低,但又不會讓所有人過關,既保證了市場穩定,又使政府名正言順地當上銀行大股東,實行事實上的國有化,真是皆大歡喜。
而且美國財政部將消息一點點漏出來,先調整了預期,使消息公布時市場並無大反應,其公關技巧值得讚賞。
然而,測試結果不是故事的結局,而是新的一章的開始。銀行重組,能否加快有毒資產的剝離,能否促成銀行重新借貸,才是終極考驗。同時不要忘記放寬「按市價計價」後,銀行帳面到底好了多少,並不清楚。
美國就業市場的改善,更值得關注。其實美國實質層面上的經濟改善並不明顯,但是人們從「雷曼倒閉」的震撼中甦醒過來。企業開始下訂單,而不再一味去庫存。房貸利率和油價的下滑,多少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
不過今年底美國失業率仍然可能達一○%至一○.五%,這將是一九三八年以來,最嚴重的失業情況。
而歐洲目前的經濟態勢更差。
筆者看來,全球經濟在從震撼期中甦醒,不過仍將面對嚴峻的衰退局面。金融資產價格的暴跌,消弭了市場下跌的部分動能。銀行的去槓桿和降風險,斬掉了許多衍生產品的隱患和火燒連營的風險。央行的數量擴張,拉低了商業利率,增多了流動性。加上各國政府的嚴陣以待,第二波金融海嘯發生的可能已經降低。
但是去槓桿化仍在進行,銀行重組也才剛剛開始,失業情勢依然嚴峻,經濟還會在衰退中掙扎一段時間,甚至出現反覆。
暴風雪過去了,冬天的天空裡露出了幾絲陽光,不過還不是穿短袖短褲出門的時候。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