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改變前,金融股碰不得,就算股價已跌得很低,還有更低的可能。遠的有日本的殭屍銀行,近的有美國投資銀行,都是結構問題,個別銀行是挺不住的。
銀行辦理這些業務的行政成本,至少就要一%,還要有足夠的空間為客戶倒帳做準備,而且收進來的存款,並非每分錢都能運用,受到存款準備率的限制,要保留足夠的現金不能全拿去賺錢。因此存、放款之間的利息差,至少要有兩個百分點。美國的隔夜拆款利率已經接近零,但是房貸利率還維持在四%以上,就是在爭這生存空間。
能夠在利差比這小的環境中賺錢的銀行,一定是經營能力很強,要嘛放款品質良好沒被倒帳,或者其他業務很強,靠賣理財產品、信用卡這些生意補貼。再不然,就是帳沒算清,賠錢生意當成獲利,等累積到遮掩不住,一次清乾淨或倒掉。很不幸,這就是台灣金融業的處境。
利息走低之際 代價是整個銀行業的虧損
當我們慶幸貸款的壓力下降時,別忘了,這是以整個銀行業的虧損作為代價。
因為利息低,就會有人藉此發財。最好的典範是之前買很多高息、長年期的債券,當然以不會倒的政府公債為主,這樣可以在降息的過程中,享受本金上升的好處。前幾年保險公司、票券公司都用這招賺不少。
第二種是套利,聰明的投資機構借利息低的錢,拿去賺高息的錢,一轉手就可以賺中間的利息差,就跟銀行一樣。日本利息貼近零已經超過十年,本世紀最好賺的錢,就是借日幣,去存高息的澳幣、紐幣,甚至去美國買新金融商品,就是由出狀況的次級債衍生出來的連動債。這回的金融風暴,除了監管不足與參與者的貪婪之外,亞洲國家的超額儲蓄、低利率也扮演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
還有第三種,假策略產業之名,行低利融資之實,與外國競爭者進行不公平比賽。現在出大問題的DRAM是最佳案例,沒有技術優勢,只靠台灣資金成本比其他國家低,就可以不斷蓋廠。反正賠光了,就有人跳出來說:我們對整個資訊產業發展有重要貢獻,作為經營不善的藉口;再者債多不愁,已經變成銀行怕他倒,而不是會不會倒,問題丟給政府與銀行去解決。
結構問題不除 金融股只怕碰不得
在這結構改變前,金融股是碰不得的,就算股價已經跌得很低,還有更低的可能。遠的有日本的殭屍銀行,近的有美國投資銀行,都是結構問題,個別銀行是挺不住的。
今年到目前為止,一直都很保守,除了債券之外,都是用刪去法,這個不要投資、那個別碰。就算想效法巴菲特用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也還沒到時間。眼前出現第一個好消息是,台幣兌換美元好像已經到底了,下期開始,換角度找些可以買的東西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