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1990年以來,經歷的不只是經濟的衰退,而且更令日本人怵目驚心的是「黑夜之後,未必是黎明」。
面對這個漫長的經濟調整,如何看待未來世界經濟,到目前為止,悲觀的人仍比樂觀的多。
中國也掛點 全球日本化?
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最早預測金融海嘯一舉成名的新末日博士、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Nouri Roubini),再度在部落格上撰文,稱○九年全球股市仍會再下跌二○%。他認為中國經濟已陷入衰退,將會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及股市。
亞洲兩位趨勢專家中的其中一位,去年底來台發表演講的陶冬博士,認為全球通縮時代來臨,實體經濟的衰退才開始。陶冬最具震撼的觀點,是全球經濟成長趨近於零,全球利率也趨近於零——他認為全世界都是日本。
而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則認為美國即使祭出超過逾兆美元的資金來振興經濟,仍然無法使得上力。他認為應該一次動用六兆美元的巨資來為金融體系紓困,才能挽救美國經濟。不過,大前研一也提醒全球經濟愈來愈像日本。
在一九九○年泡沫經濟後,日本政府祭出一百兆日幣紓困,都無濟於事。之後,日本又把利率降到零,最後因為資產泡沫吹太大,日本的銀行連鎖倒閉。到目前為止,日本只剩下東京三菱日聯控股、三井住友,及瑞穗控股三家大型金控公司。
而這種情況也正在歐美被複製,最近愛爾蘭有三家銀行被收歸國有,英國的蘇格蘭皇家銀行、Barclays銀行,甚至是超級巨霸匯豐控股都面臨空前挑戰。
而美國的銀行業也出現大整併,所有大型銀行市值都跌到一千億美元以下。全美數一數二的大銀行美國銀行,在併入美林證券慘遭嚴重虧損之後,股價一度重挫到五.○五美元,市值剩下二六二億美元;花旗集團頂著二兆美元的總資產,但股價一度暴跌到二.八美元,市值剩下一五二億美元。美國的大型銀行也幾乎只剩下三家……。
金融海嘯已持續發酵兩年了,但世界似乎不會立刻變好,最壞的情況是大家最好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因為愈來愈多的跡象都顯示,目前全球似乎正一步步在重蹈,一九九○年發生在日本的泡沫經濟調整覆轍。
像是大前研一提到的銀行家數的重組;一九八○年代,是日本銀行業最具擴張力的時代,全球銀行市值排名前十,日本經常囊括超過一半。
當時,日本企業只要簽一個字就可借到錢,然後在全世界買下任何資產。日本的銀行家幾乎就是世界的首富。
但泡沫經濟後,日本銀行疲於打銷呆帳,倒閉的金融機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今天為止,不管是日本瑞穗控股,或者是東京三菱日聯控股,都已經不再有銀行的樣子。
全球金融勢力版圖大重組
這一次歐美的銀行仍在進行激烈的重組,雷曼兄弟倒閉了,美林併入美國銀行,AIG形同被政府接管,美聯銀行併入富國銀行,最後是J. P. Morgan獨大?還是花旗也不支消失?或者是富國銀行崛起?仍有連台好戲可看。
歐洲的銀行則是紛紛被政府收歸國有,未來的金融版圖仍會有重大變化。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立即向國會提出由政府設立Bad Bank機制的政策,成立一處專責管理銀行體系內不良資產的銀行,把好資產跟壞資產切開。當年日本也有意設立這樣的機制,但爭議太多,源頭仍在資產的縮水。
IMF(國際貨幣基金)最近有一份報告指稱,受到美國不良資產的影響,全球銀行界的損失將由去年十月初估的一.四兆美元急速上升到二.二兆美元。投機大師索羅斯認為全球金融體系受傷太深,恐怕需要額外的一.五兆美元來重組。
但問題的根源是,世界各國的房地產泡沫一旦一一被戳破,銀行的沉痾便難以解決;日本在九○年代陷入「失落的十年」,真正的源頭就是房地產。這次美國房地產受創很重,英國面臨的資產泡沫危機最危險,房地產起不來,必然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
IMF估計,○九年美國GDP可能出現一.六%的負成長;歐元區則由負○.五%擴大為負二%;英國則從負一.三%,進一步擴大為衰退二.八%。新興國家也受到波及,○九年GDP成長從五.一%下修為三.三%,中國則從八.五%下修為六.七%。
全世界政府都下猛藥救經濟,而日本在一九九○年代後期,就推出多次大型振興經濟方案,這種撒大錢救經濟的政策,總規模超過一○○兆日圓。但是日本政府撒大錢後,經濟仍未見復甦。
日本九○年代後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這次金融海嘯全球再度出現裁員浪潮,國際勞工組織預測,今年底的全球失業率將超過七%。
除了撒錢救經濟無效外,日本在九○年代最受矚目的是極力寬鬆銀根,最後將利率降到零的零利率政策。
日本在一九九九年二月開始實施零利率政策,希望可以使負債金額龐大的企業減輕利息負擔,同時也讓打銷呆帳的金融機構,也能因此穩定經營。
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在二○○○年八月美國科技泡沫戳破的時候一度解除。不過不久美國景氣驟降,日本經濟又向下探底,二○○一年三月,日本政府又實施零利率政策;而且金融政策的目標,由原先的利率變更為資金量,在市場上供應更充沛的資金。
可是日本實施零利率多年,振興經濟的成果仍然不彰。全球大部分國家經濟的復甦不是V形、就是U形,日本卻是罕見的L形。日本在一九九○年的資產泡沫幻滅之後,經濟成長一蹶不振。
現在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全世界政府紛紛跟進。美國聯準會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宣布進一步降息,聯準會利率區間訂在○至○.二五%之間;歐洲央行也進一步宣布降息到二%;英國政府則降息至一.五%,這是一六九四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最低的利率水準。
全球央行都大降利率,美國聯準會的舉動,與日本央行讓日本陷入「失落十年」的情況愈來愈神似。目前美國國債發行量增加,但收益率下降;房地產急速下跌,導致整體物價下跌,進而出現全面性的通貨緊縮。
瑞穗控股的資深基金經理人中村博正指出,日本當年國債發行量增加,但通縮疑慮導致收益率下降,這個情況如今已在美國重演。
因為全球金融市場恐慌,使得被視為「避險天堂」的美國國債掀起搶購潮,導致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到接近零的水準。
最近一周,美國財政部以零利率發行三百億美元的美國短期債券,已創下美國歷史最低的收益率水平。但是投資者卻反應積極,可見投資人為保資金安全,連零回報都可接受。摩根士丹利預測,今年十月到明年,美國國債發行總量將倍增到十五兆美元,預料國債收益率大跌的情況仍將持續。
日本「失落十年」正被歐美複製
美國國債收益大跌,聯準會發行巨額貨幣,銀行體系勢必更依賴政府的支持,情況與一九九○年代的日本完全一樣。因此,美國繼日本後陷入「失落十年」的風險很高,處境甚至還更危險。
因為日本還有超高的民間儲蓄,美國人則是債台高築,日本的高儲蓄率及家庭融和是支撐日本度過長期不景氣的保命丸。在泡沫經濟後,日本民間儲蓄仍高達一千四百兆日圓。
而且,在○一年七月之前,日本失業率雖高,但都沒有突破五%,企業並未把虧損轉嫁到員工身上。有存款又有工作的日本人,對於泡沫經濟的長年調整也就習以為常了。即使是在這次金融海嘯來臨之前,日本人對奢侈品的消費仍占全球四五%。
不過日本消費者用力買,並未消除日本經濟的病灶。○一年後,日本零售銷售連續六年萎縮,大型零售業的業績更是出現十年衰退。
日本自一九九○年以來,經歷的不只是經濟的衰退,而且更令日本人怵目驚心的是「黑夜之後,未必是黎明」。
從全球經濟的調整來看,日本是在一九八九年反轉向下,到今年已經沉淪了將近二十年了。其間,日本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美國高科技泡沫、九一一恐怖攻擊,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襲擊。
換句話說,日本經濟已經是在谷底等待二十年了。
相對於歐美經濟正走過高峰反轉向下,歐元強力升息,房地產大漲後發生的資產泡沫,儼然是日本一九八○年代泡沫經濟的翻版;而美國的次貸風暴,更是引發這次金融大海嘯的元凶。
二○○○年以來,令全世界驚歎的金磚四國,如今也在經濟奔馳多年後,開始進入困難調整。這些國家的股市、房地產都正從高峰反轉向下。
雖然也有人認為歐美在股市、房地產崩潰後,政府立即解決銀行呆帳的問題,並且不斷注入流動性,銀行業狀況也沒有像日本那麼離譜,美國不會陷入像日本那般長期衰退。不過,觀察目前美國的零售消費、出口及股市、房地產的調整,恐怕仍然看不出任何曙光。
反而值得借鏡的是日本在失落十年的歲月調整中,日本的企業或個人都出現非常難能可貴的調整力。
例如,日本企業經過驚濤駭浪的不景氣洗禮,大多數日本企業都保留了相當豐厚的保留盈餘。日本企業獲利,除了一部分配息給股東外,多數盈餘都保留在公司;日本多數大企業保留盈餘都是資本額的幾十倍,使企業應付不景氣能力增強。相對台灣的企業,則因保留盈餘會被加課一○%的稅,迫使多數企業選擇強制分配,讓台灣企業在不景氣中,倒閉關廠的消息頻傳。
拋棄虛幻成長 務實度日
二是日本企業或個人,不再盲目追逐虛幻成長。
這麼多年來,全世界的顯學就是追求成長;為了追求成長,國家必須拉高GDP。像中國追求高成長,就付出了汙染環境的代價。
而很多企業追求每年三○%的成長,三年就成長一倍。不過在中小企業的階段,企業成長比較容易;等到企業規模龐大,過度追求成長,必然面臨成長極限的挑戰。一旦成長未如預期,企業將面臨痛苦成長。
日本已適應漫長零成長、或低成長的環境,但是日本企業追逐核心競爭力,到目前為止,日本汽車已雄霸天下,日本的家電品質世界第一,日本的數位相機、任天堂的Wii都打遍世界無敵手,日本提供的工具機,更是世界的佼佼者。
很多日本企業從效率大而無當的營收成長,轉向重視獲利率,讓公司獲利極大化。像成衣零售業者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最早在中國設廠,以極佳成本控管推出流行服飾,使得旗下UNIQLO品牌永保領先。
還有在九○年代隔山買牛受到重傷害之後,日本人變得務實。
日本人把自家打造得乾淨舒服,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崇尚工匠精神,很多技術都是世代相傳;加上日本人職業不分貴賤,大家都在務實生活。
今年過年,我到京都一趟,赫然發現滿街都是節能省電車,這種類似當年台灣三富六○○的小車子滿街跑,反而是雙B的車子突然不見了。
假如要觀察世界經濟再起的跡象,歐美經濟的調整才剛開始,過去帶動全球經濟的金磚四國也反轉向下,反而是在谷底已調整了二十年的日本經濟會不會再起,也許是觀察下一輪全球經濟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