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制度不應只計較健保費用的增減,而應強調提供擔負得起、且有效的醫療服務能力。
美國是惟一欠缺完整健康保險制度的先進國家,讓改革健保制度,成為歐巴馬政府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國家健保制度,能保障人民不論貧富都可取得免費的醫療照護;儘管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口高達一五%,但醫療照護卻是全球最昂貴的系統之一,去年美國在醫療照護的花費占GDP的一七%,預估至一七年將增至二○%,而台灣目前只有六%。台灣健保制度的獨特成就,可以作為美國的典範。
主要國家的醫療照護改革經驗,均強調「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發展的重要性。路徑依賴是指一旦做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會持續強化這個決定,無法輕易改變。因此,美國健保也只能在既有的體制進行必要性的改革。
在工業化國家中,英國率先於一九四五年,建立最激進的綜合性健保制度,居民不用花一毛錢,便可獲得醫療照護。二戰炸毀了英國的醫療體系,讓「路徑」的包袱得以卸下,從頭開始。
二十世紀末,台灣突然成為富裕國家,但健保制度卻相當貧瘠,近一半的人口沒有保險,而得以從頭設計一套國家健保制度。台灣健保制度的獨特性,在於缺少家庭醫師這樣的守門員;國外若要看專業醫師,須先經家庭醫師轉介;在英國,若要進行外科手術,往往要等上數個月,甚至數年。
台灣健保制度其行政成本為全球最低,約是醫療費用的二%。實施健保前醫療照護費用為GDP的四.七%,實施滿周年後上升至五.四%;但這是反映醫療照護、而非醫療成本的增加。健保實施前,醫療成本平均年增率約一三%,如今約為五%。台灣在醫療照護的花費略高於GDP的六%,每人低於九百美元,幾乎只要美國人的一成。
台灣的健保制度仍有改善空間。首先,政治人物不願提高保費,讓健保資金來源不足;即使費用提高至占GDP的八%,仍不到美國的一半。
其次,醫師看診時間超短,每位病人頂多只分配到二~五分鐘;醫師來不及記錄病人完整病歷,檢查也無法徹底的,更沒時間解釋病因;還因認為其付出未得到同等的回報,將開藥視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並建議病患頻繁回診,又增加看診人數,因此壓縮看診時間。
而病人方面,因欠缺充分的醫療知識與溝通,往往覺得疾病未獲適當處理,而不願按醫師的處方治療,又到其他醫院診所重複看診,造成惡性循環。
預防成本遠低於治療成本,效果也會更好。我們須建立一套正確的路徑,以供未來健保制度的發展;不應只計較健保費用的增減,而應強調提供擔負得起、且有效的醫療服務能力;少一點看診,多一點心力放在疾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