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式教學在進行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對多年來習於照本宣科的教師形成高度挑戰。
對水準較高、知識與經驗水準較豐富的商管學院學生或學員而言,單向講授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因此,先進國家的管理教育,主要都以個案教學,或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在此一難以抵擋的潮流之下,台灣許多商管學院的教師在教學上也開始運用此一方式。
一向口才流利,上課時善於滔滔不絕、旁徵博引的教師,轉而採取互動式教學未必容易。因為這兩種教學方式的本質極為不同,教師在心態和教學技巧上,以及群體氛圍的創造上,都需要經過徹底的轉變。
第一項不同,或需要大幅調整的是「講」與「聽」的習慣。單向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的任務是將觀念講解清楚,不太需要聆聽學生的發言。久而久之,就未必有機會發展這方面的能力,也未必有仔細聆聽學生發言的習慣。然而,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有一半以上時間用於聆聽學生的發言,或鼓勵學生將一段完整的想法表達出來。
至於教師的「講」,除了總結某些觀念之外,發言內容主要在「重新整理學生發言內容」以及「引導式的提問」。前者的作用在澄清發言內容,以及協助學生針對此一發言重點繼續發表意見;後者的作用則是藉著不斷提問來啟發學生們做更深入的分析與思考。
口才好,學問淵博的教師,常會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忍不住提供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如此一來,教師不需費神聆聽,學生也不必費心思考,懶得動腦的學生樂得輕鬆,但一切就回到原點,互動式教學也「破功」了。
第二項不同,是互動式教學在進行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對多年來習於照本宣科的教師形成高度挑戰。學生的發言內容形形色色,關切的方向、對資料的詮釋等更是五花八門,教師在聆聽時,一方面要試圖理解、整理學生們各種表達不盡完整的論述,一方面也要立即在自己腦中的知識庫搜尋適用的理論或觀念,以協助自己快速形成後續的「啟發性問題」。而高水準的學生通常希望教師能一波又一波地提出更高層次的問題,以啟發其思索並尋求更深入、更完整的答案,此一期望對教師形成的挑戰甚至壓力,肯定遠高於單向的授課。
有些對互動教學感興趣的教師,其嘗試僅止於聽別人講解此一教學方式的意義或進行方法,或是以旁觀者的角色來觀摩別人的個案教學,而不願親身體驗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的感受。事實上若不親身經歷,只是以「看戲」的心情來旁聽個案教學,將很難大幅轉變本身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