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年輕人,成長於相對豐饒的世代,匱乏的恐懼於他們是陌生的,基本的動力來源是歡愉與熱情。
台北市的連鎖與非連鎖咖啡店,約有兩千五百家,其中大安區密度最高,約五百家。有人說一個城市咖啡店的密度,與它的文化厚度成正比。
一、兩年前,有一位可愛的女孩依自己的設計與空間想像,在台北開了一家有趣的咖啡店,門口還繫了一隻她的小白豬寵物。一位事業版圖橫跨兩岸的大事業家見狀頗不以為然,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太沒有事業企圖心,竟然只滿足於開一家咖啡店。
開咖啡店做一獨立小事業主,或是到大企業上班當職員,哪一種選擇較「有企圖心」,可能也見仁見智。最近好友的女兒考上北一女中,被學校選進馳名海內外的北一女儀隊,小女孩卻積極依自己興趣想參加學校的街舞社,母女間起了一場小小的風波。
上一輩的人天經地義地主張:「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且要做得有效率」,小輩的不屑態度似乎是在主張:「做自己有熱情的事,其他免談。」上一輩的人基本上認為這就是「叛逆」。
拉高層次來看,這種對峙的張力,可能表現了台灣兩種未來路線的抉擇。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的立業是勤奮、紀律與刻苦,背後深層的動力來源是恐懼—— 生存資源匱乏的恐懼,這是台灣四、五年級生內心深處最深層的人生驅動力。比較年輕的台灣人,成長於相對豐饒的世代,匱乏的恐懼於他們是陌生的,基本的動力來源是歡愉與熱情。
開個小店、做個性生意,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是不少台北人尋找自我生命樂趣的方式。不像歐洲,這種「歡愉的智慧」,在強調辛苦賺錢的華人「主流」世界裡,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台灣如果要強調開展創意經濟,這種強調歡愉與樂趣的生命態度會很重要。創作其實是焚膏繼晷、殫精竭慮的事業,一點也不輕鬆。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做起來有歡愉樂趣的感覺,怎能與之長相廝守、奮力創作。
米其林指南第一本亞洲美食評鑑去年十一月在東京登場,獲得三星評價的資生堂旗下最高級的法國餐廳L'osier主廚Bruno Menard,曾評價跟隨在他身邊學習的年輕廚師們說:這些孩子都在身旁看著他的每一個動作,希望學習複製三星大師的成功祕訣。但這位廚藝巨匠則認為「Love and Passion」是大師養成過程中最核心的基因。沒有對料理的真愛與熱情,很難在這個高度競爭的行業熬過困頓,並終能以創新勝出。
但關於創意發揮,「歡愉的智慧」不只是強調「做自己有熱情、做自己喜歡的事」,還得讓「喜歡的事有價值」。這是年輕人別忘記的下半段話。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