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起源常在社交場合,而特定「地點」作為創意交換的節點,對於創新的孵育與完成極為重要。
時尚界寵兒LV創意總監馬克·傑克伯斯,一頭蓬亂厚重的棕髮,總說蘇菲亞·柯柏拉(「瑪麗安東尼」、「愛情不用翻譯」導演)是他的繆思,喜歡穿長袖帽T恤,擅長把一九四○年代的女教師套裝設計得性感無比。
二○○一年,為LV設計賣價數百至數千美元塗鴉包包,在世界各地精品店和百貨店出售的史蒂芬·史布勞斯,近日去世。
一九六三年到六九年安迪·沃荷在紐約中城的「工廠」(Factory)用現代媒材(絹印)把藝術家世界變成華麗與名流的代名詞,也吸引了一票即將浮上台面的創作者聚集,如滾石的米克·傑格、杜魯門·卡波提。沃荷的「工廠」不只是文創產業原創形式的堡壘,是各種「創新異類」最感自在的地方,也預言了七○與八○年代萌發,現在在紐約產值九十七億美元,創造九萬五千個工作機會,貢獻七億一千兩百萬美元稅金夜生活產業的興起。
這些人士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在紐約市的文化氛圍中被餵養長大,而他們也在紐約市創造豐饒的象徵資本,並向全世界輸出他們的創意產出。
全球文創產業的市場優勢幾乎都被紐約市占滿。有人說紐約市的街道和社區「步行可及」的特性,讓提供藝術才能的創意心靈與需要藝術才能的唱片公司、劇場等等可以密集邂逅,不斷相遇對話,擦出創意生產的火花。
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年輕美麗的博士,花了幾年時間鑽研紐約市的創意地理學。時尚與創意產業不只是她的學術興趣,也是她生活的熱愛(她自承獎學金全部花在《Vogue》、《Bazaar》上映入眼簾的鞋子、洋裝和網襪)!創意地理學第一原理就是:創意與創造力並不均勻隨機分布於地球上所有地方。創意的發生,「場所精神」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當年的科技創新聖殿:貝爾實驗室,或是當今3D動畫創新的領袖皮克斯,以及紐約市創意地理學研究所發現的:紐約為何成為一世紀以上的文化風格與文創產業原創城市;這三個「創意經濟」的案例,都浮現了一條共同的規律——創新的起源常在社交場合,而特定「地點」作為創意交換的節點,對於創新的孵育與完成極為重要。
如果「圈子」(scenes)是提供文化生產的據點,而創意心靈的社交互動是文化經濟生產的第一關鍵——那麼我們必須了解:是創意生活推動了創意城市,而創意城市又驅動著我們的創意經濟。
我們的城市經營者們,與國家經濟規畫師們,也許可以從此得到一些台灣「軟經濟」的經營規畫啟示吧?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