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酪農管理有一套把關方式,可避免牛奶被污染而危害廣大消費者,值得中國相關單位參考。
毒奶事件雖發生在中國,但影響層面已擴散到亞洲甚至全世界;彰顯了全球化,會導致一個地方產生的問題影響無遠弗屆。
有關毒奶事件,政府的危機處理問題已有許多媒體報導;但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次事件也有值得探討的地方。首先是品牌信心方面,因為一個品牌的建立,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和長久的經營,但卻可能一夕之間就被摧毀。
而且受創的不單是一家企業的品牌而已,一個產地、甚至一個國家都可視為一個品牌;消費者一旦對這個品牌有疑慮,產地和國家都會受到極大衝擊。目前世界各地對中國所生產的食品,信心已經蕩然無存。更嚴重的是,這樣的情形可能延燒到其他相關商品——尤其是消費品,不論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可能出現信心危機,只要是Made In China,很可能都會遭到消費者質疑,這其實是這次毒奶事件帶來的最大傷害。
或許有人說廠商是無辜的,所使用的商品材料有問題,使得製成品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而遭下架,也蒙受了損失;但在製造的過程中,廠商本來就負有安全的責任,不能把責任都推給上游。
根據我國公平交易法的規定,一家賣場賣出的商品如有任何瑕疵,賣場和製造商都要負連帶責任;相同的原理,一家製造商因原料產生各種問題,它就要和原料供應商負連帶責任,這是廠商為了保護消費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以這次中國的三鹿奶粉為例,三鹿在收取原料生乳的時候,就要盡到把關的責任。
但是根據媒體報導,三鹿收集生乳的過程中,流程非常長而且牽涉到很多不同的中間商,過程中很容易失誤,甚至還有造假的可能性。尤其三鹿是國營廠商且是知名廠商,而擁有豁免檢驗的優惠,導致整個品質的管制上出現很大的漏洞。
對照台灣乳製品的收乳方式,則是由製造商直接向簽約的酪農戶收取生乳,同時進行檢驗。一家酪農戶可能無法供應一整輛運奶車,因此必須集合好幾家酪農戶的生乳,其中如果有任何一家生乳不合品質要求,整輛運奶車都會被退回,牽連其他酪農戶,這家酪農戶還必須賠償其他酪農戶的損失。
國內廠商在整個品質管制的過程中比較嚴謹,消費者的安全或產品的品質比較有保障,台灣經驗可以提供中國相關作業作為參考。
品質出現信心危機時,政府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除了檢視生產過程中每一級廠商的責任外,並提供驗證服務,才能恢復市場秩序。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