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億美元救市方案過關未能挽回市場信心,美國銀行業的整併更是暗潮洶湧,未來美國金融版圖將出現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
美國七千億美元的紓困計畫,十月三日終於在眾議院過關,不過美國股市並未出現歡天喜地的慶祝行情,反而出現開高走低的逆轉走勢。
道瓊指數以一○四八三.九六點開出,一度大漲三一三.四一點,指數拉高到一○七九六.二六點,但是尾盤急遽走低,收盤反而下跌一五七.四七點,道瓊指數反而再創一○三一○.二五點的新低。這個被視為拯救美股的超級大利多過關,市場沒有喜悅,反而對未來經濟前景展露出更多不安疑慮。
就在眾議院表決紓困案前夕,美國著名的研究機構Weiss Research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全美有一四七九家銀行存在倒閉的風險,資產總值達三.二兆美元,已超過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聯邦存款保險機構)總保額的四十倍,這當中有六十一家銀行處於高危險狀態。
這份報告還進一步指出,美國銀行業展息的債務高達五十一兆美元,持有衍生性商品的價值更高達一八○兆美元,在問題資產引發的連鎖效應底下,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不過是杯水車薪,這使得大家原以為紓困方案可以急救金融市場的想法瞬間改變。
結果,十月三日摩根大通(JP Morgan)重挫三.九五美元,美國銀行從三十八.五美元跌至三十四.○二美元;高盛從一四二美元跌至一二六.九四美元,最後收在一二八美元,跌幅達三.五四%;美林跌了○.七三美元,而準備併入美聯銀行(Wachovia)的花旗集團,因為半路殺出程咬金,被富國銀行(Wells Fargo)搶走了,花旗股價一度暴跌二一%,創了一九八七年十月股災以來最大跌幅,從二○.九美元一口氣殺到十七.七美元,最後收在十八.三五美元。花旗帶動金融股暴跌,也是美國道瓊指數開高走低的關鍵。
花旗到口的肥肉飛了
花旗集團要併美聯銀行,在FDIC的策動下,原本已是到口的肥肉,沒想到半路殺出程咬金,花旗原來以二十一.六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業務,當時雙方並未簽定合併協定,但仍簽下一紙協議書,表明到十月六日前只和花旗協議購併事宜,但是富國銀行卻半途殺出,以一五一億美元,用完全換股的方式,買下美聯銀行所有的業務,換算每股收購價為七美元,這個條件比花旗集團優渥太多,美聯銀行股價開盤大漲七九%。
美聯銀行對花旗集團來說,有如到了嘴邊的肥肉,突然間被搶走,除了面子難看外,花旗的發展策略也進一步受挫,股價在十月三日更是大跌二一%,逼得花旗挺身而出向法院提出訴訟,聲請法院採取禁制令,花旗堅稱擁有與美聯獨家交易權,要求富國銀行必須與美聯銀行停止交易。花旗總裁Vikram Pandit說:「美聯與富國之間的任何協議都是非法。」
花旗集團這宗交易案是在FDIC仲介下,以每股一美元收購美聯銀行的部分資產,FDIC的主席Sheila Bair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事後表示,「FDIC支持花旗原先協議,並會重新檢討兩個合併方案,以尋求公眾利益最大的前提來解決這個爭端。」從股東利益來看,富國銀行的購併案,完全不需要美國政府的擔保,且出價比花旗的一美元高出很多。美國法院不喜歡公司經營者自我綁住手腳,拒絕股東出更好的價錢。因此,花旗集團在法律上可能很難有立足點可以阻止富國銀行與美聯銀行的合併,甚至美聯銀行的股東也準備控告花旗併美聯的交易案。
花旗能不能購入美聯攸關未來花旗發展大計。花旗集團從去年以來已在次貸風暴中受到重大傷害,資產已減損超過六百億美元,如果能順利拿下美聯銀行,可以讓花旗轉型到較為專注的消費銀行業務上,且這是花旗集團可以在這次金融大海嘯中坐大實力,成為與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鼎足而三的超級大銀行,可鞏固未來花旗百年基業。
金融海嘯後出現新贏家
到○七年底止,美國銀行業三大巨頭是花旗、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這三家銀行占美國存款總量二一.四%,這次金融大海嘯使這三大銀行因禍得福,取得更大的發展機會。例如,摩根大通取得聯準會二九○億美元的資金, 拿下了出問題的貝爾斯登,九月底,摩根大通又取得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華盛頓互惠銀行是美國最大的存貸銀行,資產高達三千一百億美元,這次在金融大海嘯中因為存款大量流失,股價重挫逾九成,種下敗亡的命運。
摩根大通這次斥資十九億美元購入華盛頓互惠銀行的資產,收購的內容並非全面收購,而是買入值錢的部分,包括分行網路及存款,亦即三○七○億美元資產及一八八○億美元存款,並不包括其他非母公司資產及債務。
購併華盛頓互惠銀行之後,以資產總值計,摩根大通將躍升為全美第二大銀行,超越美國銀行,僅次於花旗,摩根大通總資產將達二.○四兆美元,在美國二十三州分行總數達五四一○家。
而美國銀行今年也大有斬獲,先是拿下次貸機構Countrywide,再拿下美林證券,這次花旗對美聯銀行之所以志在必得,主要原因是美聯銀行擁有八一二○億美元的資產總值,還有四四八○億美元存款,二千萬名客戶,及四八二○家分行,花旗購併美聯將更進一步鞏固霸業,尤其是在次貸風暴受傷之後。
因此,美聯銀行到底花落誰家,已成為金融大海嘯之後,全美最受矚目的焦點。富國銀行這次願意花那麼大的代價來收購美聯銀行,也有戰略上的考量,目前富國銀行總資產六○九○億美元,比美聯銀行還小,存款總額也只有三三九○億美元,也不若美聯銀行,但分行總數五九四一家及客戶二千八百萬人,都多於美聯銀行。
從去年以來的次貸風暴,到這次金融大海嘯,富國銀行因為經營穩健,沒有受到太大傷害。今年以來,金融機構飽受呆帳衝擊,紛紛提列資產減值,富國銀行沒有受到傷害。今年七月,當多數金融股股價大跌之際,富國銀行股價反而從二○.四六美元大漲到四四.六八美元。以目前富國銀行是全美第七大銀行的身分,拿下第六大的美聯銀行,總資產將達一.四二兆美元,將可與改制銀行的高盛與摩根士丹利平起平坐。
所以這宗銀行合併案攸關花旗實力是否進一步提升,如果花旗集團拿下美聯,那麼花旗進一步鞏固霸業,與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將成為前三強,美國銀行業大者恆大的競爭態勢更加確立,如果花旗拿下美聯,那麼花旗、美國銀行及摩根大通三家銀行占美國的銀行存款總量將達三一.三%,將突破美國法律的限制規範。
美國銀行業設有存款限制,禁止任何銀行業透過購併的活動,將存款總數突破美國存款總額的一○%,這是為防止大銀行主導整個市場,但是這次信貸危機愈演愈烈,銀行業被迫加速整合,加上FDIC在IndyMac倒閉之後,存款保險基金驟減到四二五億美元,FDIC資金已明顯不足,這次FDIC主動邀請花旗去救美聯銀行,也是基於這個考量。
FDIC必須借助大銀行去救實力不足的中小銀行,於是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趁勢而起,花旗看到摩根大通拿下貝爾斯登及華盛頓互惠銀行,美國銀行則是購併Countrywide及美林,花旗希望鞏固霸業的雄心可以想見。
不過花旗銀行如果吃不下美聯銀行,富國銀行橫刀奪愛成功的話,花旗霸業仍不受影響,但是富國銀行可能成為第四大金融集團,與高盛、摩根士丹利鞏固前六大銀行的角色,對美國銀行業形態將有重大影響。不過不論美聯銀行花落誰家,未來美國銀行業將出現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
美國銀行業未來五大變化
第一個大變化是強者恆強的競爭態勢。華府的救市行動聯合銀行業的整併加速,未來大者恆大、強者恆強,前三大花旗、摩根大通、美國銀行成為第一領先群,後三大會是高盛、摩根士丹利及富國銀行。
目前美國銀行及摩根大通存款總額都已超過銀行業一○%的限令,競爭力持續領先,這次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在金融海嘯中股價強力表現。
二是中小型銀行逐漸被購併或消滅。為了減少系統性風險,FDIC只會盡量協助大銀行收購其他陷入困境的小型銀行,意味了大型銀行將獲得更多存款及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小型銀行的利益會被削減,像是美國十大儲蓄銀行之一的IndyMac,今年七月出現嚴重擠兌而宣布破產,最後由FDIC接管。目前美國有超過八千家銀行,當中有很多中小型銀行,涉及的商業貸款都出問題。研究機構Weiss Research估計,美國將有逾千家銀行存在倒閉風險,這些潛在會出問題的銀行,將來可能都由大銀行來購併。
三是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將全部消失,高槓桿的時代結束。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主要是從事直接融資業務,以及從發行股票、債券、證券經紀、重組及資產管理等服務,賺取佣金收入。由於監管較鬆,投資銀行得以從事高風險、高報酬業務。它們透過大量舉債,利用有限資本,從事高槓桿的生意,槓桿比率最高可達三十倍以上,這在商業銀行是不可能的事。
這種過高的槓桿衍生了很多後遺症,像德國德意志銀行槓桿達五十倍以上,單是持有美國次貸產品即達二兆歐元,比房利美還多。英國巴克萊銀行槓桿六十倍,持有有問題的債券總值達一.三兆英鎊,居然超過英國的GDP。這次出問題的比利時Fortis(富通集團)槓桿三十三倍,手上有問題的債券也比比利時全國的GDP總值還高。
投資銀行大玩金融創新,大量發行衍生性工具,將槓桿倍數極大化,透過資產證券化,向投資者出售CDO、CDS、SIS、ABS、MBS各項投資商品,華爾街前五大投資銀行已陸續在金融大海嘯中滅頂,剩下的高盛,最近獲得股神巴菲特注意,摩根士丹利先取得中國投資公司注資,最近又獲得日本東京三菱UFJ注資九十億美元。
四是政府干預增強,出問題的金融機構陸續收歸國有,未來自由市場機制將淡化,追求獲利不再是惟一目標。美國政府先是斥資一.六兆美元接管二房——房利美、房地美,變相讓兩家公司國有化,其後又以八五○億美元挹注AIG,又讓AIG國有化。歐洲這次Fortis獲得荷比盧三國政府注資,再引入法國巴黎銀行;德國為Hypo資產注資,英國則將北岩銀行及B&B收歸國有,未來歐美銀行業的發展,政府可能成為主導力量,銀行被收歸國有後,盈利不再是惟一追逐重點。
五是美國可能重蹈日本覆轍。一九九○年日本泡沫經濟吹破,日本政府斥資四千四百億美元公帑來拯救銀行,並將大傷元氣的銀行收歸國有,結果日本政府呆帳清理十八年,因為舉債陷入困境。這次美國政府也將房地產問題攬在身上,未來七千億美元收購有問題的資產,意味著原本應該由私營機構承擔的風險,未來將轉嫁給政府,美國政府陷入泥淖,未來前途恐怕會很坎坷。
美國近年倒閉銀行
今年包括華盛頓互惠銀行在內,美國已有12間銀行遭接管,其中Washington Mutual及IndyMac更成為美國歷來第一大及第4大規模的倒閉銀行。
排名 |
銀行 |
資產總值(億美元) |
倒閉年份 |
1 |
Washington Mutual |
3,070 |
2008 |
2 |
Continental Illinois of Chicago |
400 |
1984 |
3 |
First Republic Bank |
325 |
1988 |
4 |
IndyMac Bank |
320 |
2008 |
5 |
American Savings & Loan Association |
302 |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