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過世,像是一個世代的結束,那是個相信明天會更好、樂觀的年代。
趙寧是我成長過程的指標人物,當時極少數人能出國留學,他在報上寫的(趙茶房留美記)專欄成了學子們的憧憬目標,這是繼陳之藩(旅美小簡)後,少數描寫美國生活的見聞錄。在整個社會「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風氣中,趙寧很難不成為焦點,而且恐怕連他自己都低估了小小專欄的影響力。
趙寧的文章有趣、好玩不生澀,在嚴肅年代展現少見的幽默。他拜師牛哥學漫畫,親自手繪插圖,像替封閉世界打開一扇窗,讓年輕人呼吸到外界新鮮的空氣。受到他的鼓舞,年輕人都嚮往考上大學、赴美念書,大家都相信只要好好做,認真努力,有朝一日夢想一定會成功。
後來我沒能去成美國,在國內從「王打工」、「王助理」做到了「王製作」,趙茶房反而從美國回來了。高大、斯文、幽默的他,以博士身分跨足電視圈主持(女人女人),這在當年又是創舉,而且得到金鐘獎肯定。同樣身處電視圈,共同加入明星籃球隊,趙寧成為我的朋友。
後來有線電視興起,電視環境丕變,(女人女人)這類知性綜藝不再吃香,而知性主持人也漸漸失去舞台。趙寧不可能隨波逐流到開口問大嫂團:「您是否可以談談您的初經?」也不可能在談話性節目中搶話、用最短的語言問候對方的媽媽,於是他選擇專心投入教育。
我對趙寧的敬意在於當他成了電視圈的「在野黨」後,卻從不抱怨批評目前的生態,仍用他趙茶房式的正面思考,積極適應環境。
他不只一次說希望透過教育培養更多傳播圈的幕後人才,去年邀我擔任他主持的中華創意發展協會全國少年科技創作競賽評審,過程中看到他的用心。在台灣經濟奇蹟褪色、棒球輸給大陸、中產階級自身難保的時期,他還是好好的做事,不躁進、不濫罵,仍是那個好好的人。
所謂天涼好個秋,在略帶涼意的秋天想起老友,趙寧確實如趙怡所言過了「精采而短暫的一生」,同樣身為父親,我想他一定割捨不下妻小。
而曾受到趙茶房直接或間接鼓舞的我這代人,能夠還給他的也就是善待他的妻小,讓他的家人以及其他同樣因為天命不可違而失去支柱的孩子們,都能在健康而積極向上的社會氣氛中長大,這是各界達人、四方賢達、鄰居朋友、黑白藍綠、小英小馬(Sorry把你們放在最後面)都該做的事。
中秋節到了,不管烤不烤肉,全台灣的爸爸們,好好努力吧!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