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不漲,就沒有惡性通貨膨脹,而因原物料上漲造成物價壓力的說法也很有趣。都說進入不景氣,需求下降,供給又沒減少,原料要怎麼漲?
這幾個月不好過,之前大家擔心會有惡性通貨膨脹,油價漲完米價漲,米價漲完電費升,就只有工資不漲!
對!工資不漲,就不會有惡性通貨膨脹。七○年代的第一次能源危機很可怕,因為是第一次,沒經驗,所以殺傷力強。
同時,當年歐美的工會很強勢,企業被迫接受薪資調整,然後又往下游產品輸送,這又變成下個月物價上漲的壓力,一棒接一棒,形成螺旋形上漲。
薪凍漲,價回跌,通膨不再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幾個月前就說過,這次不會發生這種事,因為美國的勞動聯盟垮了,沒有強勢工會,就沒有薪資上漲壓力,當然不會造成物價連環上漲的壓力。
另外原料帶動物價壓力的這種說法更是有趣。都說進入不景氣,需求下降,供給又沒減少,原料怎麼漲?
最早漲的鎳、銅去年就見頂回檔,黃金是二月到頭,八月這麼跌,大概也確定原油的天價已在七月出現。
金融商品的特性是價格不會停留在合理價格,漲的時候會形成泡沫,跌的時候又會跌死人。所謂合理價格、理論價格、均衡價格,在又投資又投機的市場中,都只作參考之用,看想賺哪種錢,就往哪個方向看。
比方說強調價值投資的,就一定要等到市價跌破合理價格,最後再打個五折、三折,才是逢低吸納、長期持有的好時機。但是作技術分析,看勢、看量的就反過來,突破合理價格後,表示行情確立,漲越多應該買越多。所以這合理價格雖然不常在金融市場出現,但卻很重要,在這提供各家各派進出參考依據。
能源的價格跌勢,也不會在在這裡止跌。這跟半導體投資一樣,新礦源的探勘、替代產品開發都已經投入,屆時就算賠錢,產能都還是得不斷開出,讓價格跌更深。
別說是經濟史,就拿台灣的青菜農產品來說,一年都要這麼演出好幾回。石油或有色金屬並沒有豁免的特權,因此,沒有惡性通膨的可能。
新經濟體,新需求
那會不會如同日本一樣,因為需求太少而導致通貨緊縮?這對投資人的傷害可比通貨膨脹更嚴重。
答案是:當然不會。把過去幾個月各種認為原油每桶價格應該超過兩百美元的報告找出來,試著對對看那些理由,就知道不會有全球通貨緊縮這回事。
歐洲與日本有人口老年化與出生率不足的問題,因此傷害經濟發展的潛力。
美國因為對移民採取開放態度,產業活力一向在七大工業國中稱雄。這些年來,新興工業國崛起,分散單一因素造成衰退的危機。歐洲多了西班牙、愛爾蘭;美洲多了巴西、墨西哥;亞洲增加中國、印度,還有了橫跨歐亞的俄羅斯,這些地方的消費都才剛剛興起。
結論是:原料價跌,需求會比預期強,年底旺季的出貨就要開始了,用價值投資法進場買點股票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