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業具有多頭市場特色,卻是競爭力最差的產業。金融要發最快的方法是就是賣給老外,但現在肯花錢的凱子都在等美國總統上任。
通用電氣在四月十日公布的財報令華爾街失望,導致市場大跌,但這消息對台灣投資人應是舊聞。通用的金融公司投資萬泰銀行,去年震得台灣金融界人仰馬翻,讓提不完的壞帳又多了一筆。在台灣做不好,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所以年報很差,正是上周分析的必然結果。
股市的趣味在此,同樣超額虧損曝光,有時是利空出盡,有時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運用之妙,全無定法。
結算到三月底,全球金融業為這件事提列的損失有二千四百億美元,榜首是瑞士銀行,獨家包銷一成,消息公布後被當成全球股市反彈的信號彈。難不成是因為美元貶值很嚴重,換算成本國貨幣,傷害沒那麼大,所以投資人開心?
還有一家是中國銀行,之前帳上有美元固定收益類證券四千多億美元,現在變少許多,可是提列相關準備卻不到百億元人民幣,沒人相信中國銀行有高盛那種本事,早早作空這些結構化債券,但年報沒揭露,不知袖裡乾坤,藏著什麼玄機。
很多市場派認為,台股要漲,金融一定不會落空,特別是兩岸關係解凍,原先對產業的限制解除,股價會有成長性。
其實,金融是政客之外,台灣競爭力最差的產業。對大陸投資有限制,但對其他地方沒有,我們這些高薪、高學歷的金融業者,在沒限制的一百多個國家中,有哪個市場立過值得一提的戰功?
不下蛋就算了,還會隨地拉屎。單憑記憶,過去十年發生過的系統性風險有:債券基金買假存單、地雷公司債、九八年本土性金融風暴、卡債危機、結構債危機等。平均下來,兩年就來一下,頻率比美國更高,搞掉上兆的財政預算,也是憨厚台灣人民繳的稅,看不出這產業有什麼學習能力。
日本金融業整頓了快二十年,還沒走出谷底,台灣應該沒那麼慘,至少股價還會漲,因為市場看好,證券股就會漲;因為開放到大陸營運,就有無限想像空間;因為台幣升值,不動產漲,就有資產價值增資的意義;管他真的假的,有題材先漲再說,這也是多頭市場的特色。
只是別混太久,可能等不到觀光客來台,大家就發現拆了地雷還有魚雷,這行業真的沒賺錢的本領。
金融要發,方法很簡單,都賣給老外算了。英國從金融大改革之後,已經沒有正統約翰牛的銀行,但倫敦在世界的地位比二十世紀更強。
可惜的是,那些肯花大錢的凱子,現在都在跑三點半,要等美國新總統上任再說,馬上是不會有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