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施價格管制,影響了全球所有國家;台灣政府若能將管制能源的價格反映在成本上,反而能減少能源消耗。
事實上,不僅油價漲幅高於預期,幾乎所有的基本原物料與關鍵穀物價格也同步飆漲。這個新通膨環境的成因,一部分是中國的開放與成長,但過去十至十五年來,相關原物料的開採、提煉與運輸設備,都未增加新投資,也是主因。這些對全球市場造成價格干擾的「供給面衝擊」,不見得會轉化為持續性的長期通膨,但仍要提防全球央行與政府亂了方寸,導致政策失當。
三十年來,全球並未發生嚴重的通膨,至目前為止,各國對抗輸入性通膨的手段,似乎重蹈七○年代的覆轍。當時因為錯誤政策,導致近十年的高通膨;也讓當時的股市與經濟,處於三○年代大蕭條以來,最慘烈的階段。
當政者在面對驟增的通膨時,通常會採行價格管制措施;這是因為政府不了解自由市場機制,加上各界要求對抗通膨的壓力所導致,對中國尤其如此,領導人仍維持計畫經濟時代的思惟。所謂計畫經濟,是指政府制定各項商品的價格、產量、規格和顏色。
在歷次發生政治騷動之前,中國都經歷過嚴重的通膨。國民黨之所以在中國大陸潰敗,部分原因是三○、四○年代間的惡性通貨膨脹;六○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發生在災難性的大躍進,造成供給短缺之後;天安門事件亦是在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之初,供需極度失調而引發高通膨之後。因此,消弭通膨應是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有鑑於對通膨的恐懼,以及北京領導階層仍存有計畫經濟的思惟,中國對抗通膨政策,即是針對關鍵日常必需品實施價格管制,比方食物與能源;但是這麼做卻又影響全球所有國家。
藉由價格管制來抑制通膨不僅從未成功,反而讓情勢更為惡化。當生產成本持續攀升時,商人寧可減產,也不願多賣多虧。一旦缺貨情況嚴重到迫使政府解除價格管制,屆時,由於商品的短缺,以及消費者壓抑已久的需求瞬間爆發出來,將促使價格飆漲。
台灣也迷失在價格管制之中,像是石油與電力等能源,就受到中央政府不同程度的管制。就某種程度而言,這樣的政策雖不致使價格扭曲,卻形同鼓勵民眾消耗更多的能源。若價格能反映實際成本,或許能源消耗量會小得多。
中油與台電面臨巨額虧損,將迫使政府縮減其他施政與服務,而這減損的部分,最終還是要由納稅人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