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司一分為二,以便在香港上市,下場常是母子公司的價值雙雙下滑;且隨著台股翻揚,發生「香港下市、回歸台股」也毋需驚訝。
沒多久前,所有的媒體幾乎一面倒地報導,有超過一百家台商有意赴香港掛牌,好像不這麼做的企業是不入流的公司。然而就跟所有過度膨風的故事一樣,最後證明這是一場錯誤,這些公司其實應該朝相反的方向思考才對。
儘管全球化已琅琅上口,但是本土化依舊有其地位。香港和那斯達克市場的等級畢竟與台股不同,他們規模大、流動性高,主要由金融機構投資人所掌控;也就是說,他們看大不看小,小公司在當地上市備受冷落,是很正常的事。台灣公司大費周章地一分為二,以便在香港上市,下場通常是母公司與新成立子公司的價值雙雙下滑。
如果台灣開放投資中國、准許陸資來台與陸客觀光,台灣的需求將大幅成長。此外,台商在開發中國消費市場也有獨到經驗,掌握中國許多零售通路和食品加工品牌,然而,若要在台股中尋找兼具規模、品質與聚焦的上市公司,以吸引全球投資人的大筆資金,可能只有極少數的公司符合要求。不少全球機構法人想投資台灣,卻苦無標的可投。
將中國營運分割並在香港掛牌後,這些公司已將成長動能注入香港;問題是,他們的營運是結合台灣與中國元素的綜效?台灣是成熟、正現金流量的營運,中國雖然有高成長,卻仍處於大量投資花錢的階段。如今,母公司的營運步入低成長,本益比下滑;而香港子公司的規模尚小,本益比甚至更低。
再者,子公司為了資金需求,未來可能得辦理現增;問題是,成熟母公司所創造的現金流量成本,遠比現增成本低廉,因為現增的認購價一定低於市價,而且還要支付投資銀行的費用。
此外,還有一個似是而非的觀念,就是香港的股價評價高於台灣。台港兩家同產業且規模相當的公司,股價評價可能差不了多少。港股評價之所以高,是因為公司規模遠大於台灣公司,且多屬於快速成長的中國內需產業,如不動產、電信、零售與銀行。
即使香港擁有較高的股價評價,也只是暫時的現象;還記得台股評價高於港股的時期嗎?那也不是太久以前的事。台幣與台股弱勢多年,隨著近期翻揚,相對於其他股市,廉價的台股可能要扭轉頹勢了。
因此,若看到過去忍痛將公司一分為二的企業,將香港子公司下市,併回母公司,可不要太驚訝。在這個無效率世界中,當個投資銀行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