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必然帶來國際熱錢與資金回流,大錢要建立部位,最快的就是買一棟辦公樓;買不起整層樓,或者不想把錢套死在單一項目上,那就買點REITs。
這段時間我們經歷了各種風浪,地產價值被低估的風險不幸驗證。此一時也,彼一時,現在反而是回頭審視這古老品種的時候,原因無他,在財富膨脹的泡沫過程中,地產從來不缺席。
關於地產投資只有三個真理:地點、地點、地點。不光漲得多,更重要的是賣得掉。與股票等有價證券不同,不動產這名號不是白叫的,交易成本高,處理難度大,漲跌之外,流動性是最大的風險。好的地點,不見得賺最多,但是處分快,提供稀缺的流動性。
延續上一期的話題,台灣正要開始新一輪的財富膨脹週期,啟動泡泡的風來自海外,因此以辦公室與高檔住宅為主流。等到普遍都漲,一定是泡沫的尾端,因為台灣居住人口數量在下降,撐不起鼻頭角到鵝鑾鼻全面驚驚漲的行情。
會有泡沫又不會全面漲,那該怎麼辦?現在的不動產證券化是好東西,因為透過在交易所上市,解決原本最嚴重的流動性問題,簡化交易難度,並提供部分分散風險的功能。目前上市的幾檔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以辦公樓為標的,也符合我們的吹泡泡理論。
這幾家REITs上市後股價表現不好,沒多少價差好賺,但是也不跌,這現象與受益人組成有絕對關係。當時這些基金發行的時候,主要銷售對象為保險公司或看重固定收入的機構法人,這些人買了不賣,所以成交量很低。這特色對股價穩定有很大的幫助,但也因此吹不出泡沫。
眼前兩個機會,一是現金股息,與當前銀行的利率水準相比,不用說存款利息低,連放款的利息都很低,這提供很好的套利機會。
拿手中的不動產去銀行辦貸款,鎖定長期利率比浮動的高,但也只有三.二%而已,借來的錢轉投資現金股息超過四%的基金,每年現金收入比銀行賺的存放款利差還大。
台幣升值必然帶來國際熱錢與資金回流,大錢要建立部位,最快的方法就是買辦公樓。
國際熱錢搶進台灣房產其實不是預測,而是進行中的趨勢。老外或香港人為何看好台灣的商用地產?香港最好的IFC(國際金融中心)租金是台北一○一大樓的八倍,兩地的經濟實力應該沒差那麼多吧?單就風險與報酬率對比,增加台灣比重應該是合理的。
買不起整層樓,或者不想把錢套死在單一項目上,那就買點REITs,選辦公樓集中在台北的,因為他們所持有的物業都是公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