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容易培養年輕人的責任感;萬一將來發展成一個集體缺乏責任感的社會,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我的答案是「責任感最重要」,如果缺乏責任感,就算以上一應俱全,也是徒然。所謂責任感,簡而言之,就是從內心深處將工作任務的達成視為自己現階段人生目標的重要部分,進而專心全力投入以不負所託。
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就自然會出現以下的發展:
第一,由於專注投入,可以使過去所學過想過的,從潛意識中逐漸釋放出來。此一過程可以活化潛藏的知能,並且能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不斷地從各個角度來整合潛意識中的知識與經驗。
第二,在過程中持續精益求精、研究發展。長此以往,能力自然提升。在此所指的研究發展,包括對自己做事方法的檢討、持續實驗新的工作方式,以及對他人行動與決策的觀察與學習。
第三,遇事盡心盡力,長官就可以放心交付更艱鉅的任務,而這些新的任務,又會帶來知能成長、職位升遷,以及進一步表現才華的機會。
基於責任感而對工作投入、精益求精,與「追求卓越」的意思不同。後者較著重於個人成就動機的滿足,以及對自己能力的提升與肯定;而前者則是希望盡自己的力量,圓滿達成組織所交付的任務,或別人對自己的角色期望。易言之,追求卓越比較是以個人的高層次目標為中心,主要是希望能展現自己的優秀與出類拔萃;責任感則更具有組織或社會的意義,簡單地說,就是力求「對得起別人」。
例如,在社團活動或班級活動中,默默地盡心盡力,用心構思,落實執行每一項細節,即是責任感的表現,但卻稱不上是「卓越」。然而,今天我們最需要,也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
如果組織中不論階層高低,人人都有高度的責任感,則大家在工作與決策上都會用心。即使其中能稱得上「卓越」的人十分有限,但只要人人都用心,整體組織的表現就會邁向卓越。就每一位個人而言,如果對大小事都能基於責任感而用心投入,則長期下來,其能力與成就也自然會日趨出眾。
我教了三十幾年MBA,歷年學生中,天資聰穎、口才好、反應快的占了很高的比率,然而,長期經驗顯示,他們必須同時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最後才能出人頭地。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