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要上路是好幾年後的事,但靠製造業過活,確實愈來愈辛苦;因此台商不如乘機考慮擺脫這個經濟發展階段。
諾貝爾獎對高爾而言是甜蜜的復仇。自輸了大選後,高爾便開始領導對抗全球暖化運動;相對地,布希則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反對抗暖化運動。近日布希終究還是接受全球暖化的事實,尤其當高爾獲得全球最高榮譽之際,美國政治的保守主義也正消褪之中。
雷根時代是保守主義的黃金年代,但柯林頓巧妙地將此塑造成民主黨的「柯林頓派」,其政策大受歡迎並成功帶動美國經濟。現今美國社會充滿保守主義氣氛並狂熱地向海外傳輸民主制度,布希儼然成為新保守主義運動化身。
政治趨勢如股市是以波浪方式前進,每前進一大步,便引發反對聲浪而退回一小步。雷根的保守主義,就是對六○、七○年代的「大炮與奶油」政策的反動。該政策讓美國對外打越戰,對內擴大社會福利、向貧窮宣戰;這也讓美國的國際聲望及國內經濟雙雙惡化。雷根主政後,一方面減少美國的國際曝光率,另方面讓美國國內經濟自由化。
高爾獲獎等於掌握了擁立國王的權力。他挺誰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誰就有可能凍蒜;如此,高爾在下屆美國總統任期內,便具有十足的政策影響力。就民主黨而言,明年大選贏面甚大;至於高爾要挺反戰立場堅定的伊利諾州參議員Barack Obama,還是昔日白宮女主人、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蕊,只是左手右手的策略性思考而已。重點是,高爾將成為下屆美國總統的道德標竿,他會向新總統下達何種政策指令,令人好奇。
當前的關鍵在於環保議題,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將成為下一屆總統難以撼動的政策。高爾希望能立即「凍結」二氧化碳排放量,並要求以碳稅(carbon tax)取代薪資等各項稅負。
所謂碳稅,是針對所有會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課稅,且必須全球一起行動才有效果;難度之高,可以想見。由於全球多數製造業都集中在亞洲,因此,亞洲製造業將背負起碳稅的原罪,這當然會引起新興市場的強烈反對。儘管碳稅要上路是好幾年後的事,但眼前靠製造業過活,確實愈來愈辛苦;因此台商不如乘機考慮擺脫這個經濟發展階段。
台灣應專注於高附加價值、更多勞動密集的服務業,如金融、零售及品牌管理等,或者汙染性較少的知識型產業,如IC設計或生物科技。此外,我們不應擔心中國廠商侵蝕台商在製造業的主導地位,反而還要感謝他們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