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個簡單的「關係」,適度給他們「關心」,就能刺激他們在各自的角落繼續努力下去。
那個年頭大家都相信只要有關係,事情就能水到渠成。爸說陳司令過去是空軍駐嘉義第四大隊的大隊長,跟他很熟,但等了一周,還是沒見著他口中「很熟很熟」的陳司令,回嘉義前,他信心滿滿地拍拍我說,「兒子,我已把話帶到,沒問題!你就等著人來通知吧!」
看著老爸消失在南下月台,心情不像朱自清流淚凝視父親抱著橘子蹣跚而行所寫下的(背影),我心中的OS 是,「爸!少來這套!」但也感動於他明知不可能,還是想幫我頂著天、多照顧我一點的心情,而且我們都對陳司令沒有半點怨言,畢竟大隊長跟士官怎麼可能熟得起來?
但這記憶太深刻了,等自己成了朋友眼中還有點辦法的人,我暗自許願,將來如果有任何人因為自己或小孩的前途希望我出點力,只要有時間,一定要幫這個忙。所以我的會客室除了工作訪客,還有些毛遂自薦的年輕人,或是老朋友的小孩子,像成習慣似的,我坐沙發上聽他們的想法與故事,看看他們缺乏什麼、渴望什麼,透過這些聊天,也讓我感受到時代轉變。
像最近許多在國外求學的七年級生非常想進入台灣的演藝圈,他們的父母多半是在困苦中成長的四年級生,有不錯的人脈與經濟實力,送子女出國學表演、學藝術、學古典音樂,希望孩子畢業後回台灣發展。可惜一回來就遇到了經濟趴下的年代,工作沒有、博士碩士滿街走,爸媽發愁問我怎麼辦?我還是說,那就來談談看吧!
能在進入現實社會之前,讓年輕人先跟圈內人聊聊其中甘苦,相信可以給予他們不同的想法與刺激。古代人說「易子而教」,現在更需要這樣的安排,因為很多子女無法跟父母溝通,但對於叔伯阿姨反而可以侃侃而談。
以前講究「人才回流」,但現在不一定非要回台灣發展,我認為台灣可以是個精緻人才養成庫,世界這麼大,找到適合的土壤就能開出美麗的花。年輕人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個簡單的「關係」,適度給他們「關心」,就能刺激他們思考、在各自的角落繼續努力下去。
今年出版《偉忠媽媽的眷村》紀錄片以及新書《歡迎大家收看》後,退休赴美定居的前參謀總長陳燊齡在衛星電視上看到了片段,剛好他女兒轉述他很喜歡這套紀錄片,我便送去了一套,陳將軍回贈了一本回憶錄《回首來時路》,書內親筆寫著「偉忠老弟惠存」,看了之後,我很想跟爸說,「爸,等了這麼多年,陳司令他真的來通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