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法律規定企業的獲利中,有固定比率需捐給打專院校。這樣強勢規定,能讓大學的發展得到具體的幫助。
第一,他們企圖心非常強烈。就我們參訪的三個大學,都設定了非常高的目標:在二○一○年都能進入全世界百大名校之列,就好像台灣的大學也希望能列為頂尖名校一樣。但他們在作法上,相對於我們五年五百億元的短期作法,韓國政府及企業則是長期在經費上給予更為驚人的支持。
以韓國的大學結構來看,與台灣不同,頂尖學校中私立大學占了大部分,跟台灣以國立大學為主,有很大的差別。如高麗大學與成均館大學這兩所知名私立大學,來自政府的補助只有不到五%;相對於國內政府,對國立大學的支持,明顯不足。
對韓國私立大學而言,經費主要來自於學費以及企業捐贈。以私立成均館大學來講,就得到三星財團每年約三億美元的大力支助。此外,他們學費、教師薪水與大學生畢業薪資均是我們的一倍,而他們國民所得只比我們多出一點點,就更值得我們去深思。
同樣我們都在爭取幾年後能擠進世界百大,但韓國卻是重點支持,政府民間分工合作。為了鼓勵民間企業贊助私立大學,據我了解,他們法律規定企業的獲利中,有固定比率須捐給大專院校。這樣強勢規定,能讓大學的發展得到具體的幫助。他們大學設施與教室等軟硬體,可以說都有相當的水準,這跟我們說要漲學費、提高薪資或者增加學校硬體設備時,都面臨社會或教育主管機關很大的阻力,很不一樣。
另外,韓國推動各領域往前衝的時候,很重視評鑑制度。他們每個學院每年都必須要做評鑑,評鑑績優的學院額外發予獎金。以成均館大學為例,評鑑績優的學院可以得到一千五百萬韓元(約新台幣五十三萬元),雖然不多,但能讓各個學院競爭,不像我們大多數薪資或經費都是齊頭式平等,缺少內部競爭機制和誘因。
韓國大學也相當重視國際化,他們為了讓學生更能夠去國外交換,高麗大學甚至與美國大學合作,在國外大學蓋宿舍,讓交換學生可以有居住的地方,解決美國大學宿舍不足的問題。
韓國大學有很強的企圖心,並且有重點的作法和創新的策略,因此在教育產業得以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