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銀行法規多如牛毛,若能放手讓這個產業自由發展,具獲利及競爭的業者便能出頭。
台灣自一九九二年金融自由化後,幾乎每三年就要來一次金融危機;如九六年的營建業放款危機、九九年的地雷股風暴、○二年的企業放款危機,以及○五年現金卡及信用卡雙卡危機。在經過這些風雨之後,銀行業可能已經累癱了;於是當美國近來爆發次級房貸危機時,投資人便很自然假設,○八年台灣的金融炸彈將來自房貸風暴。
為何台灣不乏金融危機呢?標準答案當然是銀行家數太多。的確,如果銀行家數減半,甚至減少三分之二,那麼銀行的成本結構將因競爭舒緩而降低;不過代價是減少就業機會,一大票金融從業人員因而失去頭路。競爭減緩有助改善利差,家數減少則有利減輕競爭。
但「國際銀行」(非國外銀行)加入競爭,將對留存下來的本地銀行造成更大的壓力,開放與競爭相隨而至;國際銀行以規模、營運種類及悠久歷史之優勢,提供比本地銀行更強的商品、服務及組織結構。而本地銀行惟一能與其對抗的手段,只有降價一途。
要怎樣才能解開台灣銀行危機的三年輪迴魔咒?台灣在中國擁有龐大具實質生產力的資產,也有許多白領階級在當地工作,許多銀行已實質從事相關服務,與在中國當地設立據點沒什麼兩樣。因此允許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市場,可進一步增加他們的競爭力,如同國際銀行在台灣的競爭力一樣。不過這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而金融法規及金融商品的徹底開放也不可或缺。
在眾多法規中,最妙的是,買股票可以融資買基金卻不准;股票漲跌波動遠大於基金,但對風險控管的態度卻正好相反,難怪台灣始終無法發展一個具競爭力的資產管理產業。儘管台灣的私人銀行市場龐大,但大型投信中,幾為國際公司把持。台灣的銀行法規多如牛毛,若能放手讓這個產業自由發展,具獲利及競爭力的業者便能出頭。
要怎樣才能解開台灣銀行危機的三年輪迴魔咒?台灣在中國擁有龐大具實質生產力的資產,也有許多白領階級在當地工作,許多銀行已實質從事相關服務,與在中國當地設立據點沒什麼兩樣。因此允許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市場,可進一步增加他們的競爭力,如同國際銀行在台灣的競爭力一樣。不過這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而金融法規及金融商品的徹底開放也不可或缺。
在眾多法規中,最妙的是,買股票可以融資買基金卻不准;股票漲跌波動遠大於基金,但對風險控管的態度卻正好相反,難怪台灣始終無法發展一個具競爭力的資產管理產業。儘管台灣的私人銀行市場龐大,但大型投信中,幾為國際公司把持。台灣的銀行法規多如牛毛,若能放手讓這個產業自由發展,具獲利及競爭力的業者便能出頭。
要達到此目標,有三項步驟:首先,開放台灣銀行業至中國營運,即使這代表我們也必須開放中國銀行來台營運;不過話又說回來,有誰會想和中國銀行往來呢?
其次,金融產品應採負面表列,而非正面表列;只要不列在表內的,統統都可以做。最後,允許銀行破產,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惟有政府不再保證賠償所有的銀行存款、拒絕承受爛攤子,才可能放棄對銀行營運巨細靡遺的管理模式。或許,當最後一家爛銀行賣給國際投資人後,就是存款人自行負責的時刻了。
其次,金融產品應採負面表列,而非正面表列;只要不列在表內的,統統都可以做。最後,允許銀行破產,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惟有政府不再保證賠償所有的銀行存款、拒絕承受爛攤子,才可能放棄對銀行營運巨細靡遺的管理模式。或許,當最後一家爛銀行賣給國際投資人後,就是存款人自行負責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