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抓狂燒錢的時候很可怕,二○○○年為了網路燒過一次;眼前杜拜的奢華算不算?北京○八年奧運算不算?用燒的,再多錢也不夠。
葛林史班找到新工作,到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當顧問去了。這也是一家基金公司,但是產品在台灣沒賣,不是央行阻擋,而是沒多少人會買。資料顯示,管理資產有七千多億美元,客戶也才六千多名,平均每一客戶的委託資產超過一億美元,比台灣大多數基金公司的總管理規模還大。這樣的公司,難怪請得起葛老,也別怨他不做你的生意。
這公司創辦人葛洛斯也是傳奇人物,不過這期的重點不是人,是該公司半年前寫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介紹馬可維茲最新的一篇論文。經濟學與財務、投資的論文汗牛充棟,為何要挑這篇向大家報告?此君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當年以資本市場定價學說開創一全新領域,替不少人製造就業機會。他還有一項與其他學者很大的差異,論文輕薄短小,字字都有分量。
礙於篇幅,直接說這篇文章大意:用融資可以在相同風險水平就提高獲益!
類似的觀念,可應用在年初五二六期(這樣也能賺一倍)中。原始概念是一位在中國擔任基金經理的朋友提出,他提出融資指數這種操作方式,目的是克服遠距離、資訊取得障礙。將之修正為以ETF為標的,思考重點就轉為:不增加風險提高報酬率。那個建議依然適用,讀者可自行參考。
有大師的背書,不表示必勝,大家都是會犯錯的凡人。差點搞垮世界經濟的長期信貸公司,也是操盤天才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輔以前任聯邦理事會副主席的鑽石陣容。這回又看到類似人類大腦高密度會集,這麼優秀的人集合在一起,如果犯錯的話,絕對不是小事。
過去三十年是人類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沒有燒錢的持久破壞性戰爭,結果就是錢很多。錢多自然就漲,地產、貴金屬、賤金屬、股票、債券都漲。用這樣的資料跑統計分析,當然會得到買進並持有是最佳策略的結論。如果買進持有是好辦法,那多買就是絕妙點子,因此融資增加持股比重就理所當然。
這推論現在沒錯,但未來不知道。人類創造財富的速度驚人,但是抓狂燒錢的時候也很可怕,二○○○年為了網路燒過一次;眼前杜拜的奢華算不算?北京○八年奧運算不算?用燒的,再多錢也不夠。台股萬點的盛世之後,還是要留意貪婪的威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