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察官最後的偵結馬特別費的前夕,TVBS一項民意調查,馬英九的滿意度降到三七%,四成都不到,只比民進黨游、呂兩大天王高,而和蘇、謝兩人相當了。
馬在台灣政壇是一個奇蹟,擁有歷時最久的民意滿意度,多年來,直到今年五月特別費事件爆發前,全維持在七○%以上的滿意度,同一時間,其他藍綠天王分數都不及格。
諸天王們民意滿意度雖也曾處在高峰,但都有如曇花一現,維持不了幾個月,馬多年來則多在七○%以上。
在藍軍中,馬、宋兩人的高滿意度是建立在非常不同的基礎上的,宋被肯定的是他的幹練認真;馬則因為「他是好人」。在二○○○年後,馬在群眾中迅速取代宋,意味著群眾喜好的轉變。
威權體制建立在社會面臨強烈危機的想像中,因為社會面臨嚴厲的威脅,領袖非英明絕頂不可,這讓幹練認真的宋帶領一時風騷。只是多年慘烈攻伐,社會焦慮不已,於是大家渴望好人領導尤甚於英明領袖,讓被認為是「好人」的馬萬眾寵愛在一身。
太多重大的事,都證明馬實在不英明,但是民眾並不在乎。例如○三年在SARS事件中,台北市府團隊荒腔走板,以至於市立和平醫院成為SARS疫情在台灣失去控制的關鍵。當時,我在民進黨中常會主張游揆要盡快令衛生署接管和平醫院,但當時中常會沒人接受,一直拖到疫情益形惡化為止。這還不奇怪,最奇怪的事件過後市府多位官員或下台或吃官司,但他的民意滿意度仍然維持在八○%左右,真是金鋼不壞之身。
如今金剛不壞之身,民氣驟降,成為最後殞落的一顆偶像巨星。
然而最奇異的是,當被當做社會信任象徵的巨星俱殞時,整個社會卻不因此愈加猜忌,失去信賴,社會彼此間反而更加互信。
不久前,群我倫理促進會,公布二○○一到○六年社會信任的調查。調查結果,六年來,社會對政治和政治人物,包括總統、官員、立法委員、甚至媒體記者的確愈來愈不相信,但大家被問到對「社會上大部分人」相不相信時,回答相信的卻從三四.一%上升到六○.三%。
從農業社會進展到都市化的工商社會,人人日常接觸多是非親非故,彼此要有一定互信,社會才能運作;不只是在日常生活如此,在公共事務上更是如此,這樣所謂的公民社會才可能成型。
於是我們赫然發現在眾星殞落時,公民社會反而出現了崛起的契機,其實,這恐怕也是民主社會的必然,因為民主社會畢竟是世俗化,不再凡事仰賴英主的「除魅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