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大校長劉炯朗以晚餐作為交換,設計了一場有創意的愛心交換遊戲,引起熱烈回響。年過70,退而不休的劉炯朗,依然像個不識愁滋味的少年郎,常保赤子之心,把自己活得像三個24歲的年輕人。
一席六十分鐘的演講,對知識、對人世的慧黠觀照,釋放出涓涓熱情。但老教授說話一點也不學究,反而適時穿插源源不絕的笑話,使演講廳不時傳出朗朗笑聲。
風趣幽默的老教授,是前清華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劉炯朗。年過七十,劉炯朗仍氣宇軒昂,如冬天日頭般散發溫煦光熱,讓人不得不相信,歲月走過會留下美好痕跡。
教書的人必須像太陽,發光散熱,需要在短時間內與大量的人互動,不厭其煩地解釋;寬容且時時滿懷熱忱,又要具有將抽象的事物轉化為簡單語詞的能力。當了半輩子的教授,劉炯朗恰如其名,像太陽般發光發熱,朗朗乾坤。
冬日煦陽 發起「創意愛心交換」活動,在混亂的社會激盪人力。
最近,老教授發起一項「創意愛心交換」活動,宛如投下一顆石子,激起無數輿論,打動許多人心。
在紛擾不安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互愛,變得稀薄,且容易瓦解。劉炯朗倡議愛心交換活動,愈發彌足珍貴。在當前混亂與不安的台灣社會中,是一股可以讓社會向上提升的正面力量。
其實,劉炯朗的愛心,早在八年前就送到高雄女子監獄。
一九九八年三月七日,劉炯朗才剛上任清大校長一個多月,輻射生物研究所學生許嘉真被人發現慘死在實驗室,凶手竟是同班同學洪曉慧。當年清大發生這起轟動全台的情殺命案,一直是劉炯朗心頭之痛。
二○○二年,劉炯朗即將卸任,臨去前各界邀宴不斷,各項會議讓他分身乏術,但百忙之中,他仍堅持要把所有清大學生都安頓妥當,包括已被退學的洪曉慧在內。
得知洪曉慧人在高雄女子監獄後,他專程搭機前往探望,殷殷叮囑洪曉慧要堅強,多讀書,往前看。探望洪曉慧後,他欣慰地說,「我可以放心離開清大了。」
洪曉慧所涉的情殺案,被判刑十八年,依案發時的規定,至少要服刑九年才能聲請假釋。如今一晃,九年快要過去,重提舊事,劉炯朗淡淡地說:「關心是一定會的,希望每個人都不斷往前走。」
回台擔任清大校長之前,劉炯朗是享譽國際的學者。或許在國外待久了,擁有深刻輪廓、一頭白髮,風度翩翩的劉炯朗,容易被誤以為是外國人。
相交超過三十年、曾是美國伊利諾大學同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劉兆漢教授說,當初劉炯朗從伊利諾大學副校長職務退休,清華大學積極邀請劉炯朗回台掌校,還出動身為好友的他來說項,終於打動了劉炯朗回台接任清大校長。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劉炯朗就和清大結緣。出生於廣州,劉炯朗年少時在澳門就學,後因父親擔任軍職,於是跟著來台就學,考入當時台南工學院電機系(成功大學)就讀。退伍後,他考上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卻因同時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最後決定負笈留美,奠定扎實的學識基礎。
不到六年時間,他接連取得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碩士及博士學位,之後曾執教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並擔任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副校長,先後當選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美國計算機學會(ACM)傑出會員,在通訊科技學術領域裡,劉炯朗享有卓著的國際聲譽,並於二○○○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活力十足 將七十二歲的生命,活得像是三個二十四歲的小夥子。
自清大校長職位退休後,劉炯朗一刻也不得閒。退休之前,他專心做好一件事,就是教書和做研究。現在,他做很多事情,同時掛名清華大學、中央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東京早稻田大學四校的講座教授,還有香港蔣震工業慈善基金會的執行長職務,每個星期必須往返台港主持會議。
在他的名片上密密麻麻留了許多港台聯絡方式,退休生活忙碌可見一斑。
即使行程滿檔,劉炯朗總是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從不見倦容。韶華漸逝的外表,裝載著不老的靈魂。提到近來雜事很多,劉炯朗忍不住自得地轉述祕書曾戲謔他是:「一個七十歲的人,過著兩個三十五歲的人過的生活。」
其實不只如此。七十二歲的劉炯朗,活脫脫是三個二十四歲的年輕小夥子,永遠活力十足,保有一顆赤子之心。「知識愈淵博的人,愈是謙卑。」長期與他接觸的IC之音總經理姜雪影打包票,和劉炯朗聊天吃飯,親炙他的風趣談吐,抵得過一頓豐盛饗宴。
劉炯朗從清大校長崗位退休後,出任集邦科技董事長,一周有好幾天到集邦上班;每逢周三晚上還在新竹地區由上百位科技經理人共同創辦的IC之音,主持談話性節目「我愛談天你愛笑」;他更是《聯合報》及香港《明報》副刊的專欄作家,退休生活依舊多彩多姿。
六年初,集邦科技與聯景科技兩家市場調查公司宣布合併,董事長劉炯朗顯得雄心壯志,鎖定國外市調機構iSuppli、Dataquest為首號勁敵,矢志把DRAMeXchange、Witsview兩大專業品牌,經營成DRAM與LCD面板產業最即時、專業的產業市調機構。
除了出任集邦科技董事長,劉炯朗還擔任晶圓代工大廠聯電獨立董事、旺宏電子獨立董事、聯發科監察人等。在旺宏董事長吳敏求眼中,劉炯朗所做的事,一點都不像年過七十,旺盛的活力,讓成大的學弟吳敏求自嘆不如。
年輕時的意氣與才能,不見得適用到老,惟有在時間裡歷練出經驗,才足以支撐一個人走完全程。當了半輩子教職,劉炯朗對教育最大的體悟是,「讀書不一定要考第一名,但必須建立一套為人處世的倫理。」
兢兢業業 及格的東西,不需準備;精采的,一定反覆練習。
劉炯朗再忙碌,也沒有一件事偷工減料。「我常常開夜車」,從二十多歲的留學生歲月至今,他仍保持兢兢業業的態度。為爭取時間,他很早練就了高度自制力,養成「區段式」睡眠習慣,即「睡兩個小時,起來工作兩個小時」,睡睡醒醒間,清楚做好每件事。
說罷,他站起來說,「我給你一點證據」,便從公事包拿出下周廣播手稿和參考資料。當初,聯發科副總經理喻銘鐸邀請劉炯朗主持聯發科所贊助的廣播節目,沒想到,劉炯朗為了半小時節目,每次都寫整整八頁廣播稿,自己在家先念個幾十遍,「因為我的國語不標準,順口了,再講給大家聽」,令同為科技人的喻銘鐸非常欽佩。
即使演講場次不計其數,劉炯朗卻從不信口開河,「幾乎每句話都想過的」。對他來說,「及格的東西,不需要準備;精采的,一定要準備。」對劉炯朗來說,認真準備就是工作倫理(work ethic)。
甫從清大退休,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就力邀劉炯朗出書,為清大歲月留下一本《愛上層樓》。
高希均形容,「劉炯朗把所有人看成同等重要,對所有事情同樣熱心。」於是人情債一大堆,追趕著他的時間。但他記憶力驚人,把行程都記在腦子裡。
劉炯朗想做的事情還很多,多到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追尋。當半輩子的教授學者,他單純而專注做好一件事。退休後,人生處處歧路,反而疏落明朗起來,一徑的繁花似錦。
最近,信用卡優惠方案出籠,集邦科技行銷部協理陳慶華好意想幫董事長劉炯朗申辦,資料準備好時,才發現,原來法令規定年逾七十歲者無法核卡。有那麼一刻,劉炯朗忽然恍悟年歲的限制,但也僅僅那麼一瞬間悵然,他又繼續悠然走向自己既定的路程。
到夕陽之年,人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揮霍,格外珍惜剩餘的歲月。「對劉校長來說,眼下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對別人有貢獻。」多次邀請劉炯朗到校演講的元智大學總務長尤克強,即充分理解劉炯朗此時的心情。
人世間纏身的牽絆,和無可違逆的遭遇,在人生七十此際,全都退身為無足輕重的塵絮,隨風飄散。劉炯朗在自己的時間節奏裡走路、做事、過日子,讓人不得不相信,人生到了這個年紀,已可以到達悠然見南山的境地。
/小檔案/
劉炯朗
出生:1934年
學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博士及碩士、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
簡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助理副校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資訊工程系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