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領導者或部門的經理人,其管理工作的本質即是整合各方資源以完成組織任務。此一「整合」的動作,可以表現在產銷、採購、財務及人力資源各方面,而其中,「行銷」的程序最易於說明整合的初階觀念。若能將行銷的觀念與作法,廣泛應用在組織運作的各方面,是強化整合角色的第一步。
在企業組織的專業分工上,行銷的責任即是整合顧客。行銷的目的在於與顧客達成互利雙贏的交易,其工作內容包括:確認客戶需求、選擇目標市場、設計產品與服務,務使產品價值能滿足顧客需求。此外,定價代表了「交易條件」的設定,經由價格使雙方都能滿足彼此的目標。
「通路」的決策,一方面要配合客戶的購買習慣,一方面也是設法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共同來為顧客服務。總之,實體的產品固然為顧客帶來了價值,但行銷管理的各種作為,也為顧客創造了價值。
善於整合的管理者,在從事所有的管理工作時,都可以運用類似的觀念與思考程序。例如,供應商的管理,最終目的也在達成互利雙贏的交易,希望雙方能長期共存共榮,因此在雙方所提供的交易條件、交貨品質與時效,乃至於技術與管理上的輔導等,都應該為彼此創造互惠的價值。
如果以類似於行銷觀念的方法來選擇供應商,以對顧客的態度來與供應商互動,並經由滿足其需求而獲得對方的支持與配合,則供應商管理方面可謂已成功了一半。
在人力市場上,由於真正的優秀人才難求,因此人力資源單位也應以行銷的態度來發掘潛在的人才,努力了解他們的需求,並藉由滿足這些需求來吸引人才。
在人力市場上所謂「達成交易」,即是找到理念相合,又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並經由滿足人才的需求與期望,換取他們對組織的長期忠誠與投入。
此外,如果能以對待顧客的方式來對待組織內的員工,先設法了解他們的需求再滿足之,則員工自然願意在工作上盡力。員工為組織投入體力與心力,其意義和「顧客為購買產品而付出價款」其實是相同的。
同理,企業所需要的資金來源、政府主管機關、勞工團體、要保團體等,也都應該運用行銷觀念予以區隔、滿足,並取得它們的支持。
組織需要與提供各種資源的人或機構進行各種交易與合作,如果經營者能以面對顧客的行銷態度來處理與其他人的關係,則組織必然更易於從各方獲得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支持。
然而,這些只算是整合的「第一步」。因為各方期望無窮,組織資源有限,如何有效運用各方所提供的資源來創造價值、如何解決各方潛在的利益矛盾,並進而共創多贏,則是超越行銷觀念的整合課題。(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