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談G吧!
最近因YouTube以十六.五億美元賣給Google,而使車庫致富的故事再度成為美談。二○○五年情人節,赫利和陳士駿兩人在赫利家的車庫中啟動了這個影音社群網站,他們如何在短短時間從創意發想,然後在車庫中執行創意到創業成功?這是許多人急於了解並效法,也是許多學者想要研究的對象。就在此刻Google買下了他們當初創業的車庫,更添加了車庫致富故事的傳奇色彩,許多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如戴爾、思科、惠普、蘋果,都是從車庫裡啟動他們創業的第一步。
這個車庫致富的故事之所以能夠充滿傳奇色彩,可能和均從車庫創業的迪士尼、惠普、蘋果三家公司有如愛戀情節的聯結互補之三角關係有關;華德迪士尼在前兩次車庫創業失敗後,搬回自家車庫,之後成功製作《米老鼠》卡通影片。一九三八年,迪士尼意外發現正在車庫中創業的惠普急於銷售他們需要的聲音震動器,這次交易對雙方來說,真的是各取所需的關鍵性合作與突破。
賈伯斯十二歲時,為了架設一個計算頻率的機器所需零件,打電話向惠普公司求助,卻意外獲得在惠普的暑期工作機會。一九七五年他和惠普的工程師,也就是他的高中同學Wozniak,在賈伯斯父母的車庫開始蘋果的創新創業工作。賈伯斯後來成立皮克斯並和迪士尼合作,成功發展《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賣座卡通電影,最近又以七十四億美元賣給迪士尼。
車庫(Garage)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氛圍。每一個在車庫創業的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夠搬離車庫,但這種搬離只是指實質的空間因素,車庫已經變成創新創業的象徵,是個文化隱喻。
蘋果的一位工程師就以車庫為名,成立創投公司;Palo Alto市政府已把惠普創業車庫指定為地標,而加州政府也將這個車庫在一九八九年封為「矽谷的誕生地」。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笑話,某個國家的貿易部長被派到矽谷去研究成功的祕訣,回國後在一個會議上回答「為什麼矽谷會這樣創意活現?」的問題時說:「其實很簡單,我們應該投資車庫,因為大部分矽谷的公司都是從車庫啟動的。」
為什麼是加州的車庫?加州氣候宜人,幾乎家家有車庫,且大小適宜三、五個創業夥伴集合使用,更重要的是不用租金。
例如迪士尼、赫利都是使用自家的車庫,即使是租用,也比公司行號便宜許多,就連Google的車庫也是租來的。
台灣這幾年努力推動舊建築再利用的構思,也是一樣的道理。但台灣究竟要如何掌握車庫創新創業的精神,尋找或創造適合勇於創新創業、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之空間及其氛圍,並且創造成功傳奇故事,的確是一個挑戰。
至於三B,下回再聊!(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