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管理教育正在進行典範轉移的實驗,因著和哈佛大學管理學院的結緣,一群台灣的管理或商學院教授已經展開了參與者中心的個案教學法。
理想的學習是主動參與體驗又能學到知識與技能,可是這樣還不夠,參與者還要積極做到「身心融入動手做」裡,從做中體驗以達到福樂境界(flow experience);福樂經驗雖是融入學習、工作或消費而有些「跳脫現實」,但要讓參與者能夠繼續不斷地延續做中體驗、美中體驗和學中體驗,就需要「娛樂」的成分,這也就是所謂的「寓教於樂」,可以樂在其中,滿足玩興與幽默。
華人的教育比較不重視參與體驗,在進行成人的創意工作坊時,我經常問他們過去有什麼創意經驗,大部分人所描述的大多是創意有關的知識或從閱讀中看到他人的創意,而不是親身體驗的創意。成長中的經驗,常常是成人時的美好回憶,達爾文從小就喜歡博物的觀察探究,而他這樣的興趣也得到鼓勵,甚至在家裡有自己的花園,種花不只是種花,而是探索、發現和體驗創意的歷程。
《簡愛》作者夏綠蒂、《咆哮山莊》的愛蜜麗與後來並沒有大成就的弟弟三人,每天聚在一起把看到的故事改編成劇本,她們和弟弟經常辯論、修改對方的文章,這些創作和改變的過程缺少獨創性,正如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創意作品都是在十年寒窗無人問後,一舉成名天下知。
李白的父親從小教他經書,十歲從西域遷居四川時,父親特別為他請了一個家庭教師,這位教師卻一直到了李白十二歲決定專心學習和創作時才教他作詩,兩個月之後李白居然可以寫出「靜夜思」的經典之作,而讓他真正發憤學習和創作的關鍵則是從「鐵杵磨成繡花針」的體驗中領悟而改變的。「靜夜思」的創作應該是從小在多元社會中體驗生活、學習和創作,且經過了領悟建構之後的神來之筆。
從小的家庭和學校教育能夠採取參與者中心的體驗、學習和創意,當然是重要的,然而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只要落實參與者中心的體驗,任何人都有機會學習和創造。政大陳文玲教授,最近出書提出「人尋找自我取向的創意體驗模式」,強調創意可以「經由體驗導出」,參與她工作坊的研究生和職場人士之創意體驗就是證據。(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