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十月九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費爾普斯(Phelps)教授得到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費爾普斯的主要貢獻,是他在總體經濟學領域的成就。尤其是他將「預期心理」納入通膨與失業關係,不但因此顯示寬鬆貨幣政策無益於降低失業率,更為近代經濟學的不對稱資訊理論及賽局(遊戲)理論,墊下先驅的基礎。
此次費爾普斯得獎,不但是多年來少有的由一個人單獨獲獎,更因為他的領域為較傳統的總體經濟學而顯得特別。
經濟學演變至今,數學的成分愈來愈重,許多問題的解答都須依賴大量且複雜的數學。近十年來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及賽局理論,更將此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至。經濟學的「科學」角色,有時甚至完全掩蓋其「社會科學」的層面,費爾普斯得獎後說他把「人」的角色帶回經濟學,亦是著眼於此。
費爾普斯最有名的「修正菲利普曲線」即是彰顯這個論點的「代表作」。
原本的「菲利普曲線」主張通膨率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關係。因此一個國家若希望降低失業率,則可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去刺激景氣,繼而造成失業率降低的結果。當然,因為寬鬆貨幣所須付出的代價則為物價上揚後的通膨。但費爾普斯所提出的「修正菲利普曲線」則因將預期心理納入,因而對上述替換效果產生改變。
依據費爾普斯,人們在知道一項政策即將被採行時,他們的行為也會隨之因應變化。因此,若政府決定採行寬鬆貨幣政策,民眾會將其後將發生的通膨效應納入自己的行為考量,因此未來對勞力的需求、供給,甚至利率等,皆會產生變化,因而抵銷掉原本政策所希望達成的增加就業量的結果。
在此情況下,寬鬆的貨幣政策除了平白付出物價上漲的代價外,其實不會造成失業率下降的結果,也就是經濟學專業術語上所謂的「貨幣中立性」。
當然,正如同經濟學大師佛里德曼(Friedman)最早提出「貨幣中立性」的概念,以及其他諾貝爾獎得主盧卡斯(Lucas)等理性預期大師所闡述的,「貨幣中立性」原則上是存在著的。
「中立性」要被打破的惟一前提,便是在當民眾完全沒有預期到「寬鬆貨幣」政策即將被採行,因而仍維持原計畫中的行為,貨幣政策僅在此狀況下能產生刺激景氣的效果。
整體而言,現代納入「人」的種種「預期心理」之後的總體經濟,實在是千變萬化。
今日全球總體經濟,處在重重關卡的轉折點之上:一方面國際油價忽上忽下,一方面有世界多國房地產泡沫的要破不破;除此之外,更有許多因為各國央行大量的美元持有,以及WTO杜哈回合貿易談判破裂的爾虞我詐等複雜情勢,在在影響全球總體經濟的發展。在這關鍵時刻,費爾普斯得到諾貝爾獎,也更顯示其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