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嘉,二十八歲的台灣女生,一個人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到上海一年半,皮膚變差,也曬黑了,但她興奮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希望。越來越多像吳志嘉這樣的台灣女生,正一點一滴征服上海,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
吳志嘉,這位年僅二十八歲的台灣女生,高 、面貌清秀,有著極佳的外表條件,中、英文流利,會聽台語,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規畫。她原本在台灣花旗銀行擔任財富管理顧問,二○○五年四月,背起行囊,一個人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在此之前,她來過三次上海,沒有一次待超過三天,但這一次,她說,她買了單程機票。
每次來上海,一下飛機,站在上海浦東機場,偌大的候機室裡,看到滿滿的外國人,心裡就很清楚,「連老外都不遠千里而來,我怎能不來?」
受限法令 用服務爭取客戶
跨進上海花旗,大廳和台灣的分行沒有太大不同,但不同的是,市場的潛力。之前她來不及參與台灣消費金融市場飛黃騰達的黃金時期,但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再錯過上海。
不過,潛力還在遠方,但現實面的考驗,卻是接踵而至。在台灣,花旗還不算最大的銀行通路,但在花旗櫃台上,光是海外基金一種產品,就可以買到好幾百檔,更遑論其他債券、保險等各式商品,理專可以各憑專業,為不同客戶量身打造不同的理財建議。但在上海,吳志嘉說,連定存計算在內,理專櫃台可以賣的產品,相當有限。等年底WTO開放,才可能改善。
因此雖職銜名為「貴賓理財經理」,但短期間受法令限制,專業能夠發揮的空間,比起台灣反而更窄。
吳志嘉說,我只能把更多時間放在額外服務,維繫顧客,上海的客戶特性之一,就是外國人的比率比台灣還高,這些老外來到中國這個陌生地,對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諮詢,都是服務的範圍。
這些額外服務包括,幫客戶約洗頭、訂飯店,甚至掏腰包訂聖誕節小禮物,看似瑣碎,與在台灣把時間花在研讀各項投資專業服務,有很大不同,但背後服務的理念與精神,她說,「上海花旗與台灣花旗都是一致的。」
不過,「很多服務其實是紙上談兵。」吳志嘉無奈地說。例如距離上海車程約三個小時的杭州西湖,是她接受老外客戶旅遊諮詢時最常介紹的景點,還幫好幾位客戶訂過西湖的香格里拉飯店,「但我自己根本一次都沒去過,因為,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熟悉上海金融環境。」
來到上海之後,周末要背許多當地的金融法令,背熟了,才能跟客戶做完整的解釋;但中國金融法令還在逐步建構當中,隨時有新法令通過。例如年底即將開放本地人也可以在花旗等外商銀行,開立人民幣帳戶,單這個法令背後,就有許多相關條文要弄懂、還要背起來,吳志嘉周末常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和這些枯燥的條文奮鬥。
為了夢想 不畏艱難
剛到上海的前六個月,一切都新鮮有趣。吳志嘉說,外灘、新天地等,光在上海市區,就有逛不完的店,交不完的朋友;但過了半年之後,開始進入「撞牆期」。她說,好幾次,她拿起手機,找不出一個可以說說心裡話的朋友,父母都在海外,一個人拿起電話,打回家找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眼淚在眼睛裡打轉,嘴裡卻說:「我很好啦,只是打電話回來看妳好不好。」
生活上的適應是必經的過程,現實的酬勞也得硬著頭皮接受。一般在台灣花旗,沒有開發客戶的壓力,光是行裡分派過來的客戶,就有三百位,每個月光這些基本盤,就達到公司要求的業績門檻,月薪平均新台幣八萬元,日子過得頗為輕鬆愜意。
但到了上海,吳志嘉說,一切從頭開始,理財經理也要走出去開發客戶。上海的夏天又熱、塵土飛揚,到了冬天還會下雪,皮膚變差了,也曬黑了,薪水還比台灣略少,以前在台灣偶爾可以逛逛精品店,到了上海,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她說:「我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看精品店了,要看看上海的未來。」
為了自己的夢,一個台灣女生,在上海這個充滿未來的國際城市,孤軍奮戰,不過這一切都值得。明年開始,本地人可以在花旗開戶,「我的老闆說,生意接都接不完的時間快到了!」吳志嘉臉上不見疲累,堅定的眼神,隱隱透露對未來的嚮往。
吳志嘉 Profile
英文名:Scarlett
出生:1978年
現職:花旗銀行上海旗艦分行貴賓理財經理
經歷:台灣花旗貴賓理財襄理、匯豐銀行紐西蘭分行理財專員、ASB銀行紐西蘭客戶服務代表
學歷: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畢業、台北復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