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星期內,行政部會首長又有好幾位異動。交通部長郭瑤琪在本周一(八月七日)因為ETC案請辭下台,次長蔡堆亦隨著辭職。而上周則有兩位重要的財經首長替換,金管會代主委由經濟學者施俊吉取代呂東英,經濟部則由次長陳瑞隆接任黃營杉的部長職務。
這些內閣人事調整的頻繁,已造成行政團隊「跑馬燈」的特色愈來愈凸顯。以財經部會首長而言,除上周金管會及經濟部之外,再加上一個多月前新任的財政部長何志欽,真是令人目不暇給。民進黨執政六年以來,共任命了五位行政院院長、六位經濟部長,六位財政部長,也自然形成行政團隊不斷處於「新手上路」的狀態。
永遠維持在「新手上路」的問題非常多,除了常常因為業務陌生而無法進入情況外,更有因為部長及部會專業幕僚之間溝通不良、默契不足而造成的摩擦,這些都在在影響行政團隊的施政效率。所謂「提升政府效能」在此情況下只能成為空話一句。六年來不斷下降的「政府效能」國際評比,亦不足為奇了。
行政效率低落之外,政策目標的莫衷一是更具致命殺傷力。屢次更迭的財經首長前後任的政策方向不但不一致,更常矛盾衝突,造成民眾及業界不但無所適從,甚至無從得知。整個台灣的經濟走向,
便只能擺盪在不停的猜測之中。
以金管會為例,八月八日新上任的代主委施俊吉表示,中國大陸老把台灣當敵人,因此「金融業想賺大陸的錢,無異於緣木求魚」。對於因為兩岸政策緊縮將造成前兩任金管會主委龔照勝及呂東英所推動的國際板更加遙遙無期,施俊吉代主委也表示,「台商回台上市看起來好像沒有路,但我們會找出一些解決方案」。民眾及業界對於金管會是否亦有如施代主委的信心呢?如果是因為中國大陸老把我們當敵人,因此金融業不要再夢想賺大陸的錢,那麼其他產業是否也應有同樣的認知,也不要再想賺對岸的錢,或是與對岸合作,共同賺全世界的錢呢?
施代主委說:台商有許多選擇,不僅有大陸而已,因此「歡迎台商到世界各地賺錢」。施代主委所謂的「歡迎」,是站在什麼立場發言呢?台商難道自己不能評估應該到哪裡最有希望賺錢,而需要新上任的金管會主委下指導棋嗎?施代主委是經濟學者出身,對市場經濟應有一定的了解及尊重,何妨直言:「台商有許多選擇,不僅有大陸而已,但因為大陸視台灣為敵,因此台商,尤其金融業,即使無法生存,亦『不得』到大陸賺錢。」
在所有上述問題之外,「跑馬燈」的行政團隊最令人擔心的,更在於當部會首長任期如此短,又如此「朝不保夕」的情況下,部會首長的政策考量究竟是台灣的未來,還是自己的職務安危?金管會這麼一個需要高度專業及獨立性的機構,是否能少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