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不懂經濟學,巫和懋不打棒球,但兩人的事業發展反映相同的事實。
美國職棒有更多觀眾,有一流的夥伴與競爭對手,沒有黑道與簽賭的威脅,但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待遇和前途。我們不該責備王建民為了高薪而離開台灣,也不必急著想要藉由改善待遇以留住球員,而應該全面思考為什麼美國職棒能負擔得起遠超過中華職棒的薪資水準?
美國職業運動以開放的態度,以最好的待遇,吸引全世界最頂尖的好手,把他們組合起來,一方面嚴苛要求專業表現,一方面運用充滿創意的商業包裝,將一場又一場精采的比賽,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再以全球的廣告收入與票房收入支持一流球員與教練的高薪。
換言之,美國職棒或職籃,利用其先天的優勢,在幾十年間,創造出世界級的整合平台,成功地結合全球的球員與觀眾,使世界各國定位相似的平台(例如各國的職棒與職籃),黯然失色,既失去了觀眾,也流失了最出色的球員。
可見聰明的整合者,不僅會善於「楚材晉用」,甚至可以連別人的票房或消費群眾也一起整合過來;反過來說,不聰明的人所主持的整合平台,則可能同時流失了人才與顧客,或者只留下二線的人才,服務小部分的市場區隔。
最近,巫和懋、霍德明等幾位台灣的傑出學者轉至北京任教,引發了媒體及學術界的不少討論。楚材晉用、薪資待遇、教學負擔等,再度被提出來討論,更深一層來看,此一現象的背後,其實也是整合平台的問題。
高等教育不是商業,然而在全球開放的時代,高等教育的整合平台角色也與前述職業運動十分相近。因為所謂世界一流學府,都有能力網羅最優秀的教師、招收最有潛力的學生,不但形成互相吸引的正向循環,更因為他們的傑出,而獲得各方的資源挹注。優秀的教師與學生來自全球,資源來自全球,研究成果的分享過程雖然未必無償,但也是由全世界來分享。
教師、學生、校友、社會資源等互相吸引,共同攜手創造價值,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整合過程;反之,整合若不成功,這些就會逐漸走向解體。
台灣的企業願意大力捐助MIT之類的外國學府,卻不願捐助台灣本地的大學;很多人願意繳納二十倍的學費到國外留學,卻嫌國內學費太貴,這些都表示他們認為國內大學「不值得」。
如果將來優秀的教師都為了更好的發展或待遇,而紛紛轉往海外的大學,則顯示我們高等教育已走向邊緣化了。
如果有一天,想讀MBA或EMBA的台灣學生或學員,必須千辛萬苦,繳納高額學費,才能到北京大學上台灣名師的課,不知大家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