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樂活(Lohas)繼慢活(SlowLife)之後,在台北成為新的流行話題。我說「話題」,沒說是「生活方式」。依照一般客觀平實的觀察,台北人對這種源自歐洲的生活方式,恐怕多數的人是身踩泥地,頭仰雲端,心嚮往之,身恐未逮也。
傾全國產業菁英追求「速度經濟」、「規模經濟」等製造優勢的台灣,從小被教誨「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台灣,如何能真正相信並身體力行樂活、慢活?
對台灣的產業人而言,樂活/慢活,明顯更是奢談。隨意到書店走走,有一大堆企管書、策略書論述「先發制人」、「先占優勢」與「先動者贏」……。
做「快工」事業的人,怎麼可能過「慢活」?
台灣的「快工」性格,在文化事業上也處處顯露。
轟動一時的「台灣龍捲風」,從二○○二年六月八日播到○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以趕寫趕拍,編劇與排練「同步工程」壓縮製程方式,邊製作邊播出共三百集,平均一.五天製播一集。
快速生產,快速消費,訴諸膚淺的情緒,當時也許轟動一下,但船過水無痕。不像銷行全球,到各國播出,叫好又叫座的「慾望城市」,從一九九八到二○○四年,六年間才製播了九十四集,平均每集製作週期二十三.三天。除了對觀眾的怡情娛樂,重點是「慢工」的「是比我們「快工」的「台灣龍捲風」慾望城市」,可、「台灣霹靂火」等等,賺了更多的錢。
台灣相信慢工出細活的人似乎不多,我們電視事業的人難道不知道日劇「東京愛情故事」與「一○一次求婚」支撐主題曲唱片賣過二百五十萬張這個日本唱片界原本認定的唱片銷售「玻璃屋頂」。
我們認定「成本優勢」是不證自明的真理,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卻提出「吉卜力三H說」:三H指Highcost, Highrisk, and Highreturn,也就是「花大錢製作高品質作品,就算承受風險極大,也要大大地賺回來。」
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兩小時動畫總共畫了十一萬張手稿,平均每秒十五張。在美國一部二十二分鐘的卡通約畫一萬兩千張圖,平均每秒九張。慢工細活的成果,是如藝術品般講究的畫面:如片中鍋爐爺爺房間的榻榻米,除了密密麻麻的紋路清晰可見外,就連磨損的質感也畫得難分真假。
又如《魔法公主》中,阿西達卡舉刀把追兵的手砍下來大約兩秒的畫面,以日本電視動畫的表現手法大約只要八張圖,但在宮崎駿手上卻畫了五十張。事實上,這個鏡頭先後經過四個人一再修正,重畫過四次。從設計到完稿,畫了超過一百張手稿。
細工的成果是台灣人難望項背的:《神隱少女》全球賣座三億五千萬美元,外加周邊商品一億二千萬美元;《魔法公主》光日本也票房也有一百九十三億日圓。 何時台灣才能真正相信,並力行「細工慢活」,脫離「毛利保二」的詛咒?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