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國籍的外資研究員最近跑了台灣幾個地方,包括政府機構及企業,然後很沮喪地告訴我,他實在看不出台灣未來有什麼新產業冒出頭的跡象;不像過去以個人電腦為主軸,所發展出來上中下游資訊產業的供應鏈,這點令他對台灣的經濟前景十分擔憂。
我相信十年前拿同樣的問題,來問現在任何一家面上的集團企業,他們一樣答不出來將來會成為什麼樣子。
十五年前,即使有人看好電子產業,也沒有人會認為電腦才是主流;當時最被看好的是彩色電視、微波爐,及VHS錄放影機等這類消費性產品。
等到半導體產業起來後,台積電率先走晶圓代工路線,大部分業界人士又認為,這是一條錯誤的路,台積電必將吃盡苦頭。
所以我告訴這位老外研究員,未來的主流產業在哪裡,事前我們從來沒有精確掌握過。從來沒有!
所以我告訴這位老外研究員,未來的主流產業在哪裡,事前我們從來沒有精確掌握過。從來沒有!
在此我要再次強調,為什麼我始終認為,長遠來看,政府的產業政策沒有太大幫助。以現在討論最熱烈的稅負優惠,一時間看來對產業很「補」,但最後仍要連本帶利還回去。因為有稅負的優惠刺激,將使該產業投入者眾,過度過速發展的結果,到頭來產業哀鴻遍野,大家都不好過,還要政府出面解決產能過剩、毛利偏低的處境。
此外,還要再加上因為稅制造成的經濟結構失衡、稅負不公等社會問題,如果要調整,又將造成更多爭議。就像員工分得的股票紅利,照面額課稅根本不合理;現在要修正,即遭到反彈。
再如企業投資機器設備可以抵減,便拚命投資,等到產業成熟了,又因為產能過剩不賺錢,政府更不敢貿然取消減免措施。如果政府始終不能從某項產業課到合理的稅金,幹麼還一直投入大量的資源及社會成本?
所以我才會說,產業政策這種玩意,跟毒品沒兩樣,最好一開始就不要碰;一旦沾上了,別吹噓自己有多神,戒都戒不掉。政府讓經濟自由發展,尋找成長的方向;只要提供合理完善的軟硬體基礎建設就夠了。
拿台商在中國發展資訊產業,先從下游開始切入,再逐步因應成長需求而向上游發展;等到台商幾乎控制整個中國的電子供應鏈,便再升級。有了中下游資訊通路,晶圓產業才能順勢發展;因為晶圓投資龐大,風險又高,台商因為能夠掌握中下游市場的需求狀況,進行快速的產銷調整,所以勝算比其他國際同業大很多。
晶圓熱潮過後,現在最紅火的產業是面板(TFT-LCD),也是一樣的道理。面板產業美國完全不碰,更進一步說,美國早已脫離資訊產業的製造領域;日本也因漸漸缺乏競爭力,而不敢繼續投資面板。於是只剩下台灣及韓國兩個國家在面板爭霸。
台韓對面板,乃至所有產業的經營模式,大大不同。台灣是一步一步地往上游跑;像王永慶早年賣塑膠,再逐步向上游發展,現在則幾乎不賣塑膠成品,專注在上游石化領域。韓國則恰恰相反,什麼都從最上游切入;鋼鐵、石化、DRAM,甚至連汽車也是如此,產能都開得很大,連國內市場都消化不了,所以一定要賣到國外去。
同時因為一下子就要做到最大,沒有按部就班,所以一定要借錢擴張;為了支應設廠之需,公司的負債比率自然拉得很高。
以前因為銀行由政府控制,都會配合政策放款給財團擴充。過去韓國大財閥養了一堆小公司作下包,因為政府支持的銀行放款寬鬆,所以財閥也會配合政策,支持一些效率不彰的小公司。
現在則不然,銀行多已民營化或賣給外資,銀行員都受過嚴格的訓練,放款十分謹慎,不會再隨便放款給大集團。由於資金取得不再容易,政府也無力支持,只有靠自己;為了生存,自己能做的部分就自己做。
以前韓國人是出了名的愛國,包山包海,統統給自家人做,但是現在已有台灣廠商接到韓國廠的外包訂單,顯示這種結構的轉變。
韓國面板產業為擺脫台商的競爭壓力,採取積極式的跳躍策略;如三星及LG Philip(樂金飛利浦)從第四代、第五代面板生產線,直接跳到生產六‧五代或第七代面板。
為了跳躍升級,便得擴大財務槓桿;像LG的規模較小,資金需求尤其大,負債比率也呈現跳躍式的增加,從二○%跳升至七○%。
常聽驕傲的韓國業者說,台灣這些面板廠商必然失敗,因為技術及規模都比不上韓國同業;不過類似的言論先前在DRAM產業也曾聽聞,結果是,韓國有三家DRAM廠倒閉或破產,只有一家還能自立自強;而台灣則有力晶、南科及茂德三家活得不錯的DRAM公司。
同時DRAM技術日益成熟,未來資本支出已不再像過去這麼迫切,台廠的前途已經相當平坦了。由此我相信,未來面板產業的發展亦將如此。
台灣向來走落後的實用科技,而非靠尖端高科技勝出;多年前我就提過,台商靠低科技賺錢的模式非常成功。DRAM從十多年前快速發展,到最近技術才算成熟;產業成熟與否的一項觀察指標,當產業景氣進入循環階段,即成為景氣循環,而非一直成長。
DRAM已是標準的景氣循環股,日後面板產業的成熟速度,可會比DRAM來得快。因為DRAM是做得愈小愈好,小到不可能突破物理限制為止。
不過面板可不見得是愈大愈好,因為再大還是要考慮視覺的效果,以及擺設的空間,終究會有尺寸的限制,所以進入原物料產業循環的時間會較快。而等到進入產業循環後,資本支出的壓力一減輕,台商的腳步就站得更穩了。
台灣經濟當然有必須正視的問題,尤其全球電子產業至少在今年上半年都還存有壓力,以及台灣先前推動的產業優惠措施,後遺症還未解決;加上部分公司過度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因此上半年股市表現不太樂觀。
但再往前看,因為台灣的競爭模式較為合理,與美日接近,一步一步往上發展。另方面,台灣開始發展品牌,也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所以並沒有特別值得擔憂之處。
所以現在看不出有什麼產業會起來,或許對整個台灣經濟結構是件好事;政府不必硬拱某個產業上來,讓有本事、有潛力的產業自然成長茁壯,才會發展得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