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五‧九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錯,但惟有把數字放在縱向橫向面分析,才能了解真面目;而也惟有當我們了解台灣真實的狀況後,才可能以「有備而來」的態度去面對二○○五年台灣經濟的挑戰。
台灣過去四年來,經濟共成長了一一%;但失業率較四年前惡化了五五%;政府負債占GDP的比重較四年前增加了三六%;四年間股價下跌三五%;若含匯價變化,則下跌了四○%。這樣的成績實在不怎麼亮眼,是因為國際因素嗎?
相較於南韓、新加坡、香港、日本、中國大陸、菲律賓、美國、英國……,台灣四年來的經濟成長率,政府負債占GDP的增加率、股市的報酬率、失業率的增加率,全部都是最後一名,我們因此該追問,國際景氣好好壞壞之餘,台灣究竟什麼地方出了差錯,導致這樣的結果?
基本上,「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還真有它的道理。「可怕」之處在於它所造成的傷害程度更深、幅度更廣。當所有的經濟決策模式是依據意識形態,依據掌權者主觀的好惡,依據急功近利的短期選票考量,為最高指導原則時,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就不可避免地淪為政治祭品。
舉個例來看「錯誤的政策」可以如何地傷害台灣。三年前台灣全體銀行逾放比高達八‧六%的新高時,行政院宣布推動金改「二五八」計畫,亦即定下未來兩年內,要將逾放比降至五%以下,同時將銀行自有資本適足率提高至八%以上的金改目標。
為了達成此目標,行政院提出「一兆零五百億」的RTC預算需求。本人當時亦提出「RTC修正案」以有別於行政院版本。這兩個版本的最大差別,在於行政院版認為兩年內不能達到「二五八」目標者,其壞帳將由RTC購買,其不足的資本亦將由RTC以入股方式增資;但我們的版本則否定這種作法,認為惟有秉持「自救者人救」的原則,才不會引發幾個一兆元都賠不完的狀況。
兩年的拉鋸戰下來,立法院在這個議題上把關成效卓著,即使背負「杯葛」的罪名,截至目前僅花費一千餘億元,已成功將逾放比由八‧六%的高峰降至目前的三‧四%。若當初承受不了壓力,真讓一兆零五百億元預算過關,則今天政府負債總額,便不只是三‧九兆元,而至少是四‧七兆元了。
RTC案是個立法院成功把關的案例,但其他許多政策,卻因為行政院扭曲經濟發展應有的目標與方向,造成諸多台灣經濟結構上的問題。展望○五年,台灣需要的,是盡速回歸專業制定政策,專業的聲音若無法受到尊重,專業的意見若無法不遭到抹黑,則往後的未來,我們不知要如何期待。
兩年的拉鋸戰下來,立法院在這個議題上把關成效卓著,即使背負「杯葛」的罪名,截至目前僅花費一千餘億元,已成功將逾放比由八‧六%的高峰降至目前的三‧四%。若當初承受不了壓力,真讓一兆零五百億元預算過關,則今天政府負債總額,便不只是三‧九兆元,而至少是四‧七兆元了。
RTC案是個立法院成功把關的案例,但其他許多政策,卻因為行政院扭曲經濟發展應有的目標與方向,造成諸多台灣經濟結構上的問題。展望○五年,台灣需要的,是盡速回歸專業制定政策,專業的聲音若無法受到尊重,專業的意見若無法不遭到抹黑,則往後的未來,我們不知要如何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