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手上只有鎚子,你眼中看到的都是釘子。」因為沒有其他辦法說服別人,只好比拳頭、用鎚子。民主政治雖然是數人頭的遊戲,但也是協商妥協的藝術。這次選舉,朝野雙方均以「過半數」為主軸,好像在比賽誰的鎚子比較大。
西方有人說,獨裁者是被大多數善良緘默的老百姓所支持出來的,而無能的執政者,則是被亂搞的反對者所支持出來的。
抗爭並非監督,杯葛不算制衡,這是兩回事,但過去四年,泛藍以為抗爭就是監督,結果這種朝小野大的議會變成野蠻戰場,在野黨胡亂發問,無厘頭發威,執政黨只好隨便回答,隨時還以顏色。
監督不必過半,執政才需要過半,朝大野小是民主常軌,在野黨小一點,只要認真問政,一定可以發揮作用,將來壯大,想再成為執政黨並不困難。現在的反對黨比執政黨擁有更多席次,在國會比鎚子大小,處處掣肘 ,不必用功,那必然走下坡。
其實,如果有傑出的領導才能,執政黨也不一定要過半。過半會減少一些障礙,並不保證會更有成就。美國總統均與國會領袖保持密切合作,與反對黨議員也會定期往來,這是對其角色的尊重,不是籠絡,更不是投靠,這才是正常的議會政治。
反對黨是民主政治的支柱,它和司法獨立與言論自由並立為民主制度的基礎。不成材的反對黨,不是民主之福,把反對黨打敗,是執政黨的勝利,但不是人民的勝利。
統帥無能累死三軍,反對黨的氣勢走到今天,連宋兩人的責任最大,他們把政黨的興衰與個人安危綁在一起,這是國民黨的傳統,並非民主的傳統。
反對黨在民進黨設定的議題內打轉,在民進黨設立的戰場上,當然吃虧。結果變成執政黨帶頭衝撞體制,反對黨反而被迫出來維護現有體制。民進黨前進攻擊,反對黨保守因應,好像執政黨,在戰略上處於劣勢。
這場立委選舉是總統大選的延長賽,每一位主角的個性決定自己的政治生命。阿扁在失意的時候,沉潛靜定,但在得意的時候,就容易忘形。連宋兩人則相反,他們在得意的時候比較冷靜,但失意的時候卻亂了方寸。從三二○亂到今天,面孔扭曲變形,彷彿變了臉。不論這場選舉結果如何,他們在政治生涯上都是輸定了。
泛綠即使沒有在席次上過半,也會在實質影響上過半,問題是過半又如何?政治要互留餘地,才有和解的可能,如果互相踐踏人格,大家撕破臉就太難看了。
民主政治不是由執政黨唱獨腳戲,反對黨的參與是不可缺乏的條件,但是朝野政黨的關係不是鎚子和釘子的關係,否則即使過半,天天敲敲打打,鎚子與釘子無法對話,過半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