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適時的人,由於開發成本及時機都掌握得很好,若能集中精力發展出主力產品,通常就能成功。不過若是一開始就貪多,不知資源有限,同時開發太多產品,戰線佈得太廣,結果也很可能以失敗收場。
在產業界服務了這麼多年,除了聯電之外,我也看過並參與投資超過上百家的公司,我覺得可以把科技人分成「先知先覺」、「後知後覺」與
「不知不覺」三種類型。
在「先知先覺型」的族群裡,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四種人,第一種是行動過早的人,這種人因為產品開發過早,研究成本過高,在市場還沒有上來前大部分已耗盡資源,關門大吉,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幫未來的市場鋪路、做功德。就像有些人年紀小小就交女朋友,每天陪她去玩、看電影、吃飯、喝咖啡、跳舞,最後不但時間花了,錢也花了,結果功課也不好,工作也不好,連女朋友都跑了。
第二種是行動適時的人,由於開發成本及時機都掌握得很好,若能集中精力發展出主力產品,通常就能成功。不過若是一開始就貪多,不知資源有限,同時開發太多產品,戰線布得太廣,結果也很可能以失敗收場。
第三種是猶豫不決的人,直到市場時機已明顯成型才下決定,此時投資風險雖然已經降低,但先機已喪失,除非是大公司靠大筆資金強行攻入,還有機會一搏,若是小公司或新設的公司,先機已失,成功的機會幾近於零。
第四種是先知先覺,但卻永遠不做決定的人。這種人永遠都是對的,也不必付出成本,但也永遠都不會成功。這種事後諸葛很多,滿街都是,但是成就與不知不覺者沒什麼兩樣。這種人還常常吹噓他們如何真知灼見,可惜的是他們永遠是評論家,不敢下場去競技。
而「後知後覺型」的族群也可以分成三種人,一種是雖然後知後覺但「立時決」的人,這種人可以靠著經營效率來競爭,很可能成功。第二種是後知後覺但卻「永不決」的人,這種人也相當多,但通常也會自我標榜是先知先覺,只是他們開始評論的時間稍晚一點吧。
第三種則是後知後覺但又「硬要決」的人,這種人往往搞不清楚市場狀況,不知自己已落後手,還要大力攻擊,也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管怎樣就要硬上。這種情況通常是外行人或是跨行業的人,選擇進入不熟悉的行業。不久前有傳統產業的人問我,他們想要進入印刷電路板,問我有沒有機會,我跟他們說,這個行業對新進者已經沒有機會了,但他們還是決定從最低階的雙層板開始做起,事實上這些產品早就移到大陸去了,我實在看不到在台灣雙層板還有什麼機會。
至於第三類型是「不知不覺」的人,這種人沒有機會成功,但也可能最幸福,大風大浪從身旁過去,卻仍渾然不知。這種人如果待在對的公司,可以加入成功的行列,貢獻自己的能力。若是待到錯的公司,就只有隨波逐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