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日是半年報公布的最後日子,由於這是承先啟後的重要轉折,也是篩選公司經營良窳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中今年獲利前一百名公司,只要股價尚未充分反應者,未來都可望有表現的機會。
對股市投資人來說,每年的四月三十日、八月三十一日及十一月三十日是檢測上市櫃公司經營成績單的三個關鍵日子,其中四月三十日是前一年度的整體營運總體檢及該年度的首季財報,再加上財報空檔期已達五個月(從十二月一日到翌年四月三十日),四月三十日財報一公布,往往出現很多出乎預期好或出乎預期不好的公司,財報公布後,往往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至於八月三十一日的財報大限日,由於這是承先(送走上半年)啟後(期待下半年)的重要轉折,也是篩選公司經營良窳的重要參考依據。
上一次的財報大限,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半導體公司由於虧損出現天文數字,像旺宏全年虧損一一三.五七億元,股價一度慘跌到三‧八八元;世界先進因為每股淨值不到五元,股價淪為全額交割股,害得張忠謀趕緊辭去董事長,股價最慘跌至四‧○二元。其他如力晶股價跌至六‧九元,茂德更因為大股東爭論不休,股價跌至五‧五五元,半導體在台灣淪為雞蛋、水餃股,這是過去十幾年來在台灣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四大主機板──表現好壞不一
八月三十一日的財報大限,雖沒有第一季像旺宏、世界先進那種震撼市場的大事,不過,也有太電因繳不出財務報表,黯然被判處暫停下市的消息。但震驚市場的卻是台灣代工產業毛利率急降的新趨勢,尤其是主機板產業與筆記型電腦產業都出現了新挑戰。
這一次衝擊市場最激烈的是主機板產業的微星與精英,其中微星公布上半年獲利十三‧七億元,由於微星首季獲利就有十二‧六九億元,這等於是宣告第二季只有小賺一‧○一億元。微星首季營收一六八‧六九億元,就有十二‧六九億元獲利,但是第二季營收一三六‧○七億元,卻只小賺一‧○一億元,毛利率從首季的一二‧八%急降為八‧一五%。微星過去兩年靠著獨立型晶片組異軍突起,每股稅後純益一度創下九‧九四元佳績,但是今年營運成長卻出現瓶頸。
與微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則是精英電腦,過去四年,精英靠著低價主機板,再加上中國大陸布局比別人領先一大步,從一九九九年起,精英每年每股稅後純益都維持在六元以上,但是今年卻慘遭滑鐵盧。精英首季獲利只有三‧八七億元,今年上半年盈利也只有四‧二九億元,等於是說精英第二季只小賺○‧四二億元。其實精英的本業虧損達○‧五七億元,這是精英由盈轉虧的重要轉捩點,假如第三季沒有好轉,精英恐怕難逃虧損命運。
從營收來看,精英首季營收是一六三‧一八億元,第二季是一五四‧八四億元,營收尚看不出明顯衰退,不過毛利率從五‧七%再降至二‧七四%,造成獲利衰退,這才是精英的致命傷。二○○一年首季,精英毛利率還有一四‧五%,如今降至二%以下。
精英與微星是主機板產業兩個大輸家,反倒是蹲了兩年馬步練功完成的華碩,這次施崇棠喊出「金鵝策略」,上半年盈利五十八‧四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仍達二‧八三元,華碩毛利率力保一九%,已有真正主機板武林盟主的架式。
另外是一向與微星在伯仲之間的技嘉,今年上半年技嘉獲利達二二‧一四億元,也就是說,技嘉首季獲利有十三‧三九億元,第二季仍能維持八‧七五億元的佳績,技嘉的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五二元,上半年毛利率達一九‧七六%,已是主機板產業難能可貴的佳作。
毛利率下降── NB 業者苦哈哈
至於筆記型電腦產業,今年上半年廣達端出一二○六億元的超級營收,比起去年同期成長七七‧六%的佳績,不過獲利卻令市場感到震驚,主因在廣達首季營收五五二億元,盈利達三十一‧一九億元,第二季營收又較第一季大增一百億元,可是盈利只有三十五‧四六億元,其中本業獲利二十二‧二三億元,廣達的瓶頸出在低價搶單的毛利率急降問題上面。
廣達在二○○○年也曾享受過毛利率一四‧一%的風光歲月,到了去年第二季毛利率首度打破兩位數的紀錄,此後毛利率從八‧三%、六‧九%,再降到第二季的五‧七%,廣達是筆記型電腦產業的超級大巨人,廣達毛利率都降得那麼低,其他二線廠更慘了。
今年上半年華宇出現一‧八九億元的虧損,倫飛再度大虧三‧○五億元,每股淨值僅剩五‧一四元,若是虧損止不住,倫飛每股淨值跌破五元大關,淪為全額交割股恐難免。在筆記型電腦一片搶單中,只有仁寶仍能維持九‧三%的毛利率,仁寶不但能維持比第一季獲利高的佳績,且在產業毛利率急降聲中,仁寶毛利率竟能創下近一年半以來新高,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成就。
若今年第一季財報公布是使得半導體股從過去的尊貴淪為雞蛋、水餃股的轉機點,那麼上半年報則已揭露出台灣代工產業低價搶單的宿命與無奈。除了廣達、微星與精英令人大吃一驚外,一向以低價搶單著稱的緯創與建碁恐怕會最傷腦筋。
今年上半年建碁本業獲利只有七一一六萬元,比去年同期銳減八八%,營業利益率只有○‧八九%,稅後純益只有一‧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是○‧七元。緯創上半年營收達成率偏低,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只有○‧四九元,若不加油,調降財測壓力恐怕不小。
成衣、高爾夫球頭代工──表現亮眼
在代工產業毛利率急降聲中,也有不少傳統產業頻傳佳績,從族群來看,今年三家成衣廠、三家高爾夫球頭廠及汽車零組件為主的工具機產業,今年可說是佳績頻傳,像是成衣大廠的聚陽上半年稅後純益達二‧六二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二六元,台南企業上半年純益三.○一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二‧四五元,而最大成衣廠年興紡織稅前盈利十二‧○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達一‧七七元。
另一個表現出奇大好的產業是高爾夫球頭代工,明安、復盛、大田都有佳作,明安上半年稅前盈利五‧三六億元,每股盈利高達八‧○二元,每股稅後純益六‧三三元,今年稅後賺足一個股本已在預期中。大田下半年將進入佳境,上半年盈利三‧○六億元,每股盈利四‧一一元,也是可圈可點,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一九元。
倒是獲利一向平穩,除球頭事業還兼具空氣壓縮機與導線架的復盛,今年是爆出冷門地好。復盛上半年獲利二十‧○九億元,每股盈利三‧七二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二一元,也使股價挺在五十元以上。
市場需求強──汽車類股紅不讓
另一個很火紅的產業是汽車零組件與工具機產業,今年歐美 AM 市場需求活絡,再加上中國大陸汽車產業熱力十足,台灣的汽車零組件股家家都慶豐收,像東隆上半年獲利七‧六五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一‧八四元,開億上半年盈利三‧一六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一‧八二元。生產車燈的堤維西上半年盈利五‧一四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是二‧二七元,同是生產車燈的大億,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一‧六九元,生產車架的江申,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二‧一七元。汽機車事業零組件廠至興,上半年獲利一‧三五億元,每股盈利也達四‧三四元。生產汽車冷氣的永彰,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二‧○一元。
其他與汽車零組件有關的工具機產業,如東台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達一‧六八元,亞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一‧九一元。機電股有鑽全上半年稅前盈利六‧○九億元,每股盈利達四‧六四元,每股稅後純益也達三‧四四元;高林股上半年盈利達三‧七四億元,每股盈利三‧一二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二‧三五元。
去年股價大放異彩的汽車類股今年仍有佳作,裕隆汽車上半年獲利五十‧八六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二‧三元;中華汽車獲利四十六‧一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三‧三四元,和泰汽車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一‧九六元。
輪胎股今年上半年也有佳作,一是今年上半年有中壢廠土地處理進帳的泰豐,上半年創下十‧一一億元的獲利佳績,稅後純益九‧三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三‧四八元,同時,泰豐江西廠上半年為母公司貢獻了六四三五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八倍,更是可圈可點。今年上半年正新輪胎大陸廠獲利從九‧○七億元降為八‧七七億元,小幅衰退三%,建大則從二‧五一億元降為二‧○二億元,一口氣銳減二○%,雖然正新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仍達一‧八二元,建大也有一‧二一元,但股價表現似乎已比較鈍化了。
鋼鐵、航運傳佳績──寬頻業微利化
傳產股在鋼鐵與航運股都有佳績,這其中中鋼上半年大賺二二二‧七二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一‧九五元,是令人驚豔的代表作,而兩檔鍍面鋼廠盛餘與燁輝都有佳績,其中盛餘每股稅後純益二‧六七元,燁輝每股稅後純益一‧八一元,都比去年還要有顯著成長。過去鋼鐵股每到發布業績,往往是紅字一片,但今年上半年業績仍虧損的鋼鐵股已僅剩燁興、志聯兩檔而已,說鋼鐵產業銳氣十足一點也不為過。
與鋼鐵景氣一向亦步亦趨的是航運,陽明今年上半年獲利二十七‧二五億元,稱霸所有航運股,每股稅後純益達一‧二七元,另外近遠洋皆有的萬海上半年獲利二十五‧二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更達一‧六四元;更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向獲利微薄的散裝航運業,今年也有佳績,裕民航運上半年大賺六‧六九億元,稅後純益六‧二五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一‧○一元,新興航運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八九元,反倒是受到 SARS 影響,今年華航與長榮航空都出現大虧損。
在電子代工產業毛利率急降聲中,今年寬頻產業都出現微利化的景象,尤其是達大量、標準化產品的國電、亞旭都受到 XDSL 產品快速下滑影響,出現營收成長、獲利衰退的情形,反倒是走利基型產品,走區域市場的合勤、居易成績不錯。居易上半年營收三‧八四億元,稅前盈利一‧三七億元,每股稅前盈利五‧四八元,每股稅後純益達五‧○四元,而無線寬頻WLAN 的正文、陽唐、建漢今年毛利率都不大如前。
獲利前一百大──未來股價有潛力
整體來看,電子產業呈現強者恆強的現象,一線廠比二線廠表現優異。這其中鴻海為電子代工產業又增強了大家幾分信心。鴻海上半年營收一二八一億元,上半年盈利一一二‧七五億元,稅後純益一○一‧○一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四‧八九元。主機板的華碩、技嘉,筆記型電腦的廣達、仁寶,其實都仍有佳績。
不過真正獲利維持在水準之上的還是電子產業的利基型產品,像是工業電腦的威達電,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仍有二‧三六元;安全監控系統的悠克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也有三‧二元,磁碟陣列的普安、世仰及零組件的銘異,太陽能電池的茂迪,及散熱模組的超眾,都在今年上半年創出佳績。這些獲利傳捷報的公司,是股價立於不敗的關鍵。
這一期《今周刊》幫讀者篩選出今年獲利前一百名公司,只要股價尚未充分反應的,未來股價都有表現的機會,像九月一日財報公布後,中鋼、裕民與陽明股價紛紛大漲;從趨勢看,一、外資在電子股一線廠著墨,調降財測的二、三線電子股,股價仍有下調空間。二、傳產股獲利比預期好,由於今年股價表現不多,未來股價彈升空間大。三、台灣的營建和資產股終於啟動,金融股蓄勢待發,將是未來半年行情的壓軸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