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家都很強調企業執行力的重要,我認為,執行力的重要性,應該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說明,第一是,在相同的策略下,企業要做得比別人好及有效率;第二個則是,有些策略如果沒有良好的執行力,根本是做不到的。
這兩點都很重要,前者是企業要勝出的關鍵,也是在資訊產業競爭中能夠成為贏家的主因。至於後者,則要求執行力不能與策略脫鉤,要相輔相成才能成功;就像打籃球,假設策略是要快攻,那麼球員傳球就得非常準,否則一定無法達成使命。
在不景氣時,企業會更重視執行力,因為此時創新研究、新產品推出時程或宣傳活動都降低了,產業鏈中透過創新的銷售減少了,企業展示策略才華的空間相對縮小。此時,很多企業可能不太鼓勵策略創新,只要求不出錯,能撐過去就好了;也就是在這種時候,大家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執行力上。
不過,我認為在探討執行力之前,還是要看策略制定得好不好,有時候策略方向甚至比執行力重要。企業的執行力有時容易被別人模仿,像在技術面、管理面上,別家企業有樣學樣,很快就能追上來;但是,策略的制定與成形,有時候需要針對個別企業的優缺點,再加上客戶特有的需求而量身訂做,因此別人要模仿就會相當困難。
例如,很多人提到鴻海,都會說這家公司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落實執行力,鴻海不僅生產力高、交貨速度也快;而且大家提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時,也對他一天只睡幾小時的拚勁印象深刻,不時還會強調,郭台銘會像軍隊裡的司令官一樣,命令主管罰站。這些都是對鴻海執行力印象深刻的描述。
不過,我認為鴻海在策略制定上其實也有相當多的創新,只是大家都忽略掉了。首先,鴻海是第一個大規模到大陸投資設廠的公司,也因此占盡製造成本降低的優勢;此外,鴻海十分重視快速服務的策略,例如一天三班、日夜進行各種模具的開發,或者是幾個人同時做一件事,因此可以提供比別人快速的服務;第三則是鴻海專門鎖定大客戶,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由於大客戶對品質要求很高,也因此不斷提升鴻海自己的競爭力。
這三個策略,鴻海都是最早做的,再加上貫徹到底的執行力,也因此成就鴻海無可取代的地位。
至於聯電的發展歷程,一直很具挑戰性及困難度。由於聯電走在國內半導體業的最前面,早期外商運用智財權伎倆控告國內企業,一定先找聯電開刀;等到聯電克服了,別人又開始模仿。
聯電成立二十餘年來,不斷在策略及執行上進行調整,從最早開始嘗試四班二輪制度,首創員工分紅配股、垂直分工系統,到後來大幅調整為晶圓專工、到日本購併公司、公元二○○○年的「五合一」,到最近進行夥伴關係的商業模式;聯電一直透過這種不斷調整的過程,讓自己能夠擺脫過去的包袱,再往前邁進。這些實際的經驗談,也都說明了策略與執行力的確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