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理性務實, 張嗣漢從小就不太做夢,不過最近,他有了 dream ——希望做個全職的高中籃球教練,不僅教球,也想扮演一個帶著年輕球員一起成長的大哥哥角色。
「高中是男孩子成長為一個男人非常重要的階段,我提供的是觀念,也是方向。」張嗣漢有自信,自己說的話對年輕的朋友而言具有相當的說服力,因為「我走過這條路,知道球員的想法,也明白他們的痛苦。」
一位老球員認同這一點,他回憶,受過美式訓練的張嗣漢表現專業,如果三點鐘練球,張嗣漢總在二點鐘就整裝就緒進場拖地板,因為他認為「拖地板是一種最好的暖身運動,還可以避免地滑對球員造成傷害。」這些新觀念讓練球總是拖拖拉拉、姍姍來遲的台灣球員開了眼界,許多人開始重新看待練球的重要性。
當美國 NBA 國王隊新手選秀向台灣球員陳幸安招手時,籃壇一片反對聲浪, 唯有張嗣漢全力支持,因為他知道,即使美國大學籃球一等一的好手,能獲得 NBA球隊的邀請也是鳳毛鱗角。就算選不上,能夠見識到世界頂級的身手,對球員本身也有激發的作用。
不過回歸現實面,他認為台灣的市場只能容極少數運動員生存。
「一位世界級網球名將三十歲就體力不濟被迫退休,美式足球打三、四年就可以拿到退休金,面臨被淘汰,有哪個行業淘汰率這麼高?只有運動。」張嗣漢提醒球員, 全美 NBA 球員不過三百三十六人,又有多少大學籃球好手能躋身其中?「在台灣,球員的發展在哪裡?」他不了解為什麼台灣的球員會認為運動可以當終身事業?
「打球可以,但要計畫幾年後退出,對未來的規畫是什麼?」他提醒球員:「不要只用你的肌肉,要用你的腦思考。」
為了給從球場上退下來的球員們一個機會,張嗣漢對籃球同好從不吝於伸出援手, COSTCO 高雄賣場的店長趙建華、汐止商品部經理熊少定昔日都是他在球場上的戰友,如今他們都在 COSTCO 重新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憑的完全是自己的努力,「我提供的只是一個公平的機會,沒有表現一樣要被淘汰。」張嗣漢非常堅持這套美式作風。
每個星期天,張嗣漢都會到美國學校擔任華裔小朋友的義務籃球教練,兩個兒子有興趣參加,張嗣漢也完全支持,他認為功課和運動一樣重要,念書之餘,能有自己喜歡的興趣,在一個有組織的環境中學習團隊合作非常重要。「但我會讓他們明白,運動是很好的興趣,但絕不能當個事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