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共同陷入美伊戰爭及 SARS 疫情恐慌的同時,部分產業的進展仍未停滯,數位相機( Digital Still Camera; DSC )就是少數產業趨勢明確向上的產品之一, 依 Dataquest 統計二○○二年全球生產二千七百四十萬台數位相機,年成長率達四○.六%,今年可成長至三千二百一十萬台,年成長率一七.二%,且比較二○○○年有八○%是屬於二百萬畫素以下的產品,二○○三年二百萬畫素以上的產品將占有八五%的市場, 顯示出 DSC 是朝更高階並逐漸取代傳統相機的趨勢發展。
以銷售區域來看,美國(三七%)、日本(三○%)、歐洲(二二%)合計占了近九成的市場,而前五大品牌全為日系廠商 Sony 新力(一九.三%)、 Canon(一六.四%)、Olympus (一五.三%)、Fuji film 富士(一四.九%)、Nikon (一○.四%)合計占七六.三%的銷量, 前十大中僅 Kodak (六.○%)及 HPQ (三.三%)為美系公司, 主要的原因在於關鍵技術││鏡頭(LENS )及感測元件 CCD 均掌握在日系廠商手中。
以台灣電子產業擅長大量生產的供應鏈架構,已占有全球八八%的主機板、六○%的筆記型電腦、五五%的監視器( CRT+TFT )、四五%的光碟機市場, 以二○○二年台灣數位相機占有三三%的市場,未來若能循過去的成長模式將市占率提高到五○%以上,數位相機將是相當值得期待的一個產業。
以台灣數位相機占有全球三三%的比率而言,有相當大的機會成為全球代工重鎮,然而其中較具隱憂的是僅有一三%是屬於二百萬畫素以上的機種,顯示在技術的發展上, 離主流廠商仍有一段距離, 此外占成本結構近四○%的關鍵零組件CCD (感光元件)及變焦鏡頭( Zoom lens )仍掌握在日系廠商手上, 是數位相機組裝業者在未來發展上相當不利的因素。
目前產業轉折的關鍵點,在於另一種替代性的感測元件 CMOS 是否能快速且大量取代被日商控制的 CCD (新力控制五○%左右的市場), 相對於製造技術難度高、耗電量大、價格昂貴的 CCD, CMOS 具有半導體製程、低耗電量及低價的優勢,美商安捷倫( Agilent )及 Omni Vision 為領導廠商,台灣則有原相科技投入生產。
雖目前 CMOS 仍只提供於低階產品及手機用 DSC 上, 二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僅五%左右使用 CMOS, 然而當二百萬畫素以上的 CMOS 在良率提升及品質穩定後,長期被日商所掌控的數位相機產業可能發生美系企業挾大量、低價的模式快速崛起的轉變,屆時將是台灣廠商的一大機會。
在零組件方面,由日系廠商移轉的鏡頭( LENS )是台灣較具競爭力的項目,然而變焦鏡頭限於專利權問題無法克服,是較為不利的因素,其中塑膠鏡片的關鍵技術在模具,多使用於觀景窗,代表廠商是大立光電,玻璃鏡片需使用大量具技術性的人工, 日商在人力成本的考量下, 已有大量外包的趨勢, 以 Cannon、Tamron (日系交換鏡頭大廠)為主要客戶的今國具有較大的機會, 而軟板部分雖占成本不大, 然在 COST DOWN 必須在地化採購的趨勢下,對於合併百稼後的嘉聯益有相當的助益。
本周要導入的公司為將於今年四月十四日與同業百稼合併的嘉聯益,主要產品為軟性印刷電路板( FPC ), 合併後資本額將由六.八一億元提高為十三.六四億元。百稼成立於一九七八年,初期以貿易為主,八三年自日本引進軟板生產技術,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 FPC 的廠商。
嘉聯益是由一群來自百稼的專業經理人於九二年共同創業,在業界的經驗十分豐富,董事長蔡長穎曾任百稼業務副理,故成立嘉聯益時,一些規章和公司制度都沿用當初百稼的制度。
在九七年嘉聯益由樹林廠遷至新莊廠後,和百稼同在新莊民安路上,相距不到五百公尺,雙方的經營團隊彼此熟識、互有往來,企業文化差異不大,且客戶及技術重疊性不高, 頗能符合擅長以購併來擴大規模的思科( CISCO )總裁錢伯斯所提及:「地理相近、文化相容、願景相同、創造股東及員工最大利益」的要件。
在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可望發生的綜效有:(一)規模經濟:兩廠規模相當,合併後等於是產能倍增,相互支援,達到規模經濟。雖然百稼和嘉聯益的產品應用項目不外乎是手機、筆記型電腦、液晶顯示器、光碟機等,但前十大客戶中僅一家重疊,所以合併後整體產能增加,之前客戶因公司產能規模未達標準,所以有些訂單轉向日商購買,此問題將不再發生。除此之外,合併後規模已成國內第二大,在採購金額上將會大幅提升,也提高其議價能力,降低成本。
(二)資源共享及互補的綜效:除了客戶資源得以共享外,在技術以及產能的資源上均有共享以及互補的綜效;二者合併後技術有互補之處,例如過去兩家同時研發手機用 LCD 以及 TFT-LCD Monitor 必須之技術 CFO (覆晶薄膜︶技術,現在只要一個研發團隊。
此外由於產品種類眾多,造成生產線必須花時間在不同產品間的轉換,在產能合併後,同類製程可以集中生產,而彼此之間缺乏的製程,也可以相互支援,減少其外包比重,並且大幅提升產能的使用效率。
(三)固定成本降低的綜效:由於兩家公司業務相似,公司組織也相似,合併後將可減少間接人員的成本,另外像認證、會計師的成本,也都可以減半。最重要的是,研發效率的提升,之前同類型的研發可以合而為一,而可以有更多的人力以及資源去研發新的技術,拉大公司和其他競爭者的距離。
就成長動能來看, 摺疊手機及數位相機、液晶螢幕( TFT-LCD )的快速成長,大幅帶動軟板的需求, 已讓嘉聯益產品結構出現重大的變化, 手機及 TFT-LCD各占三成,數位相機由個位數拉到三月的一一%,筆記型電腦用板大幅下滑。
目前產能無法應付訂單快速增加,不過,嘉聯益昆山廠二期在四月開始量產,而百稼的蘇州廠也將在下半年量產,預計營收將可隨產能的增加而逐月上升。
今年預計嘉聯益營收可達二十億元,成長七四%,而百稼則受限於產能,保守估計整年營收為二十一.五億元,由於合併日為四月十四日,預估合併後新公司的全年營收約為三十六.五億元,稅前盈利四.六三億元,若以合併後股本十三.六四億元計算,今年每股稅前盈利三.四元,累計前三月營收四.一億元,年成長率六二%,預估在四月產能提升後,今年將呈逐季上揚的趨勢。
就財務結構來看,嘉聯益的負債比僅二六.七%,無銀行借款,而流動、速動比更高達二三七%、一三五%,就財務面來說十分健全,而百稼負債比三四.四%,合併後財務結構仍十分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