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顛峰選擇退休的林一銘說,時間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一去不回的,一種是像春夏秋冬這樣循環的。如果還在工作,也許時間可以像四季一樣循環不息;但是退休後,時間就一去不回了。
十月十八日,匯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林一銘突然跟員工們宣布,他要退休了,留給員工及朋友們一陣既羨慕又錯愕的感覺!
錯愕的是,這位年僅四十七歲,正值事業巔峰的林一銘,選擇在人生最輝煌的歲月,也就是將中華投信賣給匯豐銀行的一年兩個月後宣布退休;而羨慕的是,林一銘將手中兩千零九張的中華投信股票,加上太太戴娟娟手中的五十一張股票,全數以當時中華投信的賣價每股八十三.四元,賣給匯豐銀行,帶著一億七千多萬元,準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如果當初晚十天,中華投信的價格可能就要重談了。」對林一銘而言,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就是把中華投信賣掉,而且賣在當時的最高點,更把自己賣在巔峰,不僅讓員工成為百萬大戶,也讓自己成為億萬富翁。
浸淫證券市場十六、七年的林一銘,不僅有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對投資理財也相當有看法,以下是本刊的專訪內容:
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發展 林一銘一路走來是快樂的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的朋友都知道,令尊對你的影響很大。你的經營哲學及提早退休的想法,是受你父親影響?
林一銘答(以下簡稱答):市場不要用相對性來看,就會比較圓滿。我父親從小到大教我們的是內在生命的圓滿,要快樂,也要規矩。在自我認知上,我受父親影響很深。小時候,我父母親從來不會打我,但我也不能用哭來解決問題,這讓我在變成公司主管時,比較不會用處罰來管理,我不懂得怎麼處罰別人,也不認為處罰對公司會有什麼好處。
我姊姊和堂兄弟們,有些人是依據自己的性向發展,有些則是往自己會的、但不見得有興趣的路走;但發展至今,往自己興趣發展的家族兄弟則生活得比較快樂,而我自己就是快樂的一個。父母親希望我是快樂的。
我覺得自己有生意頭腦,但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我放棄的絕對比別人多,我從事投信業的過程,從四人做到現在兩百人,有人寧願一直作基金經理人,我從美國念書回來, 卻放棄高薪, 從事證券營業員,成為第一位擁有企管碩士學位(MBA )的營業員,後來又放棄當基金經理人,我也沒有透過中華投信總經理的頭銜,去建立跟上市櫃公司老闆的關係;我的重心在自己同仁,事後證明結果也沒有比較差。
懂得放棄,遠比懂得「要」重要。 若當時,我拿了 MBA 回來後,就進外商銀行或大企業工作,現在也只是一、二百個 MBA 其中之一, 就沒有差異化,很難突出。後來我把一家企業從四個人做到兩百人,並且把它賣掉,符合員工的需求,我及員工都很有成就感。至於現在要退休,則是性向的問題,是一種選擇。
問:你退休之後,會如何管理你的錢?
答:時間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一去不回的,一種是像春夏秋冬這樣循環的。如果我還在一家公司領固定的薪水,我也許會把時間看成一種循環;但是我退休後,就會把時間看作是一去不回的。
未來的變數非常多,但隨著新藥及生技不斷創新,如果萬一我要活到一百歲的話,我的理財就很重要了。所以現在要作資產配置,我的資產有美元、歐元及台幣的資產,因為退休後,我想繼續住在台灣,目前也有一些不動產,還有一些投資,林林總總加起來約占資產的二分之一,美元資產約三成,歐元資產放二成。
本益比迷思害人不淺 珍惜長線投資經驗
至於美元資產中,我去年買了一些十年的公司債,利率還有五%、七%,歐元資產上,買了貨幣型基金。不過,在海外的資產我不想多放,因為過去說要用區域投資來分散風險,但在全球化之後,雞蛋等於是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加上未來許多國家國民所得是往下或不成長,所以現在即使有超跌或超漲,都不是一個退休的人應該看的。趨勢最重要,如果趨勢不是往上,就不應該把資產放很多在裡面。
問:從一九八六年進入台灣證券市場以來,從股市只有幾百點,經歷過一萬二千
點,過程起起落落,你最大的感想是什麼?
答:我在股票市場上看到,本益比( P / E )的觀念害慘最多人,其實這是自我安慰的數字,因為股價劇烈的調整都是供需,而不是因為利率的調整而去做某種決定,而我相信的是 PB (股價/每股淨值),每股淨值代表經營者的最後底限,我看到許多專業經理人在理財上,因誤信本益比而受傷慘重。
會玩長線的人要懂得珍惜,不要連短線也要搶。特別是事業經營者,美國經營者為什麼要出來關心股價,因為他的權力基礎不允許他是一個長期經營者。以我來說,長線的投資跟我的生活獲利有關,因此我不會去碰短的。
以中華投信來說,為什麼我會有二千零九張股票,因為除了我太太手上的幾十張外,我都沒有用別人的名字買過股票;這其中,一千一百多張是公司配股,其餘八、九百張都是我買的。
這些股票都是在很多同事急需錢,還有在九六、九七年飛彈危機時,許多同事買房子被套牢,我跟他們買下的,從二十多元買到一百多元。當時建弘投信股票每張十八萬元,有位同事的先生心臟要開刀,急需用錢,我就向他買一張十一萬元,這也是因為我對公司經營有信心,因此願意長線投資。
問:經營者可能不應該太關心股價,但對投資人來講,卻是不能不關心;而且作股票十個人有九個人賠,你對投資人有什麼建議?
答:投信投顧公會作過調查,定期定額買基金的人,在賺到一定成數時贖回,但不要停止扣款,這種最容易賺錢,是真正的贏家。平均來看,最高點只有一、兩個月或是三、五個月,因此,買到最高點的機率最低,定期定額扣款扣十年,一定可以看到平均報酬優於市場,達成三成、五成,就可以實現獲利。
休息是成長過程──耐心是獲勝契機
問:你現在只有四十七歲,你可能會活到七、八十歲,你對未來人生的規畫如何?
答:休息是一種成長過程,等待也是一種美德。只要我維持我的財富,即使過一、兩年我喜歡的生活,應該還可以,但什麼時候會看到新的方向,作些投資,我是願意等待這個機會的,我贏不是因為我急,而是因為我有耐心。過去我覺得自己會經營公司,但現在企圖心不夠強,因此我願意投資一位企圖心很強的經營者,這是需要等待的。
問:你如何規畫退休生活?跟老婆怎麼相處?
答:閱讀是我退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每天會花三、四個小時來閱讀資訊,因為我要安排飯局跟朋友吃飯,我沒看東西沒有辦法跟朋友對談,也聽不到新的想法,所以我會常常閱讀國外的財經報紙,才能跟在美國念書的小孩分享。
除了閱讀,跟朋友吃飯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還是想理財,所以我會成立一個工作室,再來就是重拾高爾夫球桿,好好運動。
我太太是家庭主婦,她已經習慣自己安排生活,她最擔心我不上班以後,會每天待在家裡,我跟她保證不會,因為我會經常往返於台中、台北,還要成立工作室,也會有些交際,完全可以安排我自己的生活。
問:匯豐銀行買中華投信是放眼中國大陸市場,你不曾想過要去大陸發展嗎?
答:我已經十幾年沒有去過大陸了,而且我的生活不想過得那麼複雜,我是很聚焦的人,在這裡吃得飽就好了,因為連台灣這麼熟的地方了,賺錢都不見得那麼容易,對於不了解的大陸,又怎麼會做得好呢?
賣掉中華投信──是職場生涯中最重要的決定
問:除了退休外,你職場生涯中最重要的決定是什麼?
答:把中華投信賣掉。這是我去鼓勵中華開發賣的,當時開發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立金控,而且當時我們是開發轉投資的公司,很多上市櫃公司又受限於開發有投資,致使我們的基金去買的話,會有關係人交易的問題,賣掉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
此外,身為一個獨立投信,我們想到大陸或要發展海外產品是有困難的,必須有外資身分比較容易發展,這對客戶的利益是最好的。
而我不能讓公司的價值往下掉,又不要損害股東的利益,所以賣給外商,對原股東開發、美林及股東最好,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沒有錯,匯豐買下後,不僅沒有改變原來公司的獎金制度,也沒有派人進來。
當初如果晚十天,中華投信的價格可能就要重談了,那時股票急速下跌,資產規模跟著下跌,差點就跌破當初合約的限度。匯豐在二○○○年賺到錢,所以二○○一年想買公司,這是我的大決定,但也必須要有大環境允許,才能促成。
問:你會給想投入資本市場的年輕人什麼建議?
答:要先了解自己,不要因為大家說哪些行業最有前途就跟進,像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當初也不是因為前途好,而是興趣才投入電子科技這一行,所以要從自我認知出發,這個回報不一定是數字,但認知對,就一定會有回饋,而且這過程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