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相當精確反映美國經濟景氣榮景的 NAPM (採購經理人指數, 現改為 ISM ──供應管理協會指數),從一九六○年以來,上、下月相較,往下落差五點以上共有十三次, 其中只有三次沒有進入經濟蕭條( recession ),今年七月該項指數落至五十.五,比六月五十六.二落差在五.七點,這是四十二年來第十四次出現的現象。
全球只依賴「成長率」,而不是依實際「成長規模值」,足以容納全球產業能量的中國,好像挑不起全球股市中樞神經的跳動,再加上績優傳統產業用「效率化經營」產生的盈餘悸動,也好像比不過「電子創意產品」獲利的震撼來得令人著迷。
全球股市少掉了這一層創新的欣喜,迫使目前每天約一兆至一.五兆美元的錢只願在全球主要幣別中移動,就是不願意駐足股市,去拉抬不斷破底的歐洲股市,及悲淒的華爾街股市。
觀察電腦之王英特爾( INTEL )的經營策略,已經開始從電腦領域散焦, 未來可看性不高,現在不含螢幕的電腦,一台才台幣一萬二千元至一萬五千元,符合低價電腦價格、且具高效率, 如此一來,不但將使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產業繼續沉澱,面臨「退出障礙」的電子族群,為數龐大且分散在上市上櫃中,可能在他們競爭力衰敗之前,再度吹起充滿假象的股價泡沫,成為經營者及大股東最後逃離的利器。
每一位投資者目前在股市作戰首要之務,是安全重於攻擊,如何避開退出障礙的族群公司,已遠比尋找具進入障礙的優質公司來得重要,每一位投資者應謹記全球「不賺錢的復甦」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對於掛牌公司營收創新及月月收益來源的純正性,都要抱持懷疑的嚴肅角度去面對檢驗,以保住自己投資的元氣。目前全球股市投資者最擔心的其實不是二九年美國股市大崩盤長達七百多個交易日的下跌,而是緊接而來長達十五年的盤整。
本周要提的公司為今年七月轉上市的華立企業,設立於一九六八年,目前資本額十一.六一億元,公司設立初期以貿易商形態, 引進日本 Asahi、GE 的工程複合材料,在八八年時將開發部所開發成熟的半導體製程材料,更名為電子材料部後,便以高科技材料通路商自居。
隨著業績成長及專業性的提升,華立九九年正式成立半導體材料事業部、電子機械事業部、工程塑膠事業部、新材料事業部、複合材料事業部及光電事業部六大部門,全面從事於新材料、新技術、新產業之開發,並落實各事業部利潤中心制。以目前各事業部所占產業的營收比重區分,資訊通訊產業占三三%,其次是半導體產業占三○%, 而成長最快的液晶螢幕( TFT-LCD )產業,從去年的七%成長到今年的一一%。
華立經營階層董事長張瑞欽,成大化工系畢,曾任中油工程師;總經理陳俊英,成大礦冶系畢,曾任裕隆汽車及台灣製鋼,為張瑞欽的妹婿,兩人除了保有南部穩健、保守的經營風格外,在與日系廠商長久關係的維持下,使華立的企業文化能以技術的扎根向外延伸,一路走來能保持穩定的成長,這是相當難得的。
華立的競爭利基,首先,其與化工技術領先的日系廠商建立相當深遠的關係,包括有 Asahi、住友培科( Sumitomo Bakelite )、 住友化學、三菱化學、 JSR等,以日系廠商重視長期合作關係的模式,對其他廠商形成相當的進入障礙。
其次,上游原物料之特性不同於大量生產的製造業,技術優勢大於成本優勢,目前全球上游原物料廠各有所長,下游廠商必須同時面對多家供應商,對於庫存管理及價格無法取得優勢,而華立代理的產品線相當廣泛,除對於下游業者而言,具有一次購足的優勢外,華立亦扮演統一採購的角色,有較強的議價空間。
第三,華立與國內上中下游電子產業長期合作,包括 IC 製造的台積電、聯電,記憶體的華邦、南科、力晶等,液晶螢幕的華映、彩晶、廣輝等,其他有華通、台達電、鴻海、中強光電、亞光……等,能快速抓住產業最新發展趨勢,進而回頭找尋技術來源,形成新業務。簡而言之,華立的經營策略就是利用其競爭優勢,形成了堅固的「客戶、技術、市場」鐵三角,不斷地擴大營業規模的深度與廣度。
過去占營收比重最高的半導體材料事業部, 華立所代理的 JSR 光阻液,為全球光阻液市場的前三大品牌,全球市場達一六.一%,而台灣市場占有率二五%,至於 EKC 去光阻液的市占率更高達六○%至七○%。 此部門的主要客戶為台積電、聯電及大多數的 DRAM 廠,由於光阻認證的時間很長,加上須與原技術移轉廠商的要求一致,新競爭者進入不易,可視為華立的現金流入來源(金牛:CashCow )。
在未來三年成長的動力將來自光電事業部,包括液晶背光板模組、液晶製程設備、光通訊主被動元件及投影機用光學零組件等。在液晶背光板材料部分,由於華立的經營層與日本產業的淵源頗深, 取得日本 Asahi Kasei 的背光板模組及導光板材料,近期又取得背光板關鍵材料──擴散板的代理權,國內多家背光板模組廠商,例如中光電、輔祥、瑞儀等均是華立客戶。
為了因應國內 TFT-LCD 廠積極擴增五代線的需要, 公司亦取得日本 KoyEngineering 的製程設備,並已取得多家廠商的訂單,根據各家液晶面板廠商對五代線的投資金額,此部分商機高達兩千億元以上。
由營運面來看,華立自九九年至二○○一年營收分別為四十三.八億元、五十八.二億元、六十二.七億元,呈穩定成長的趨勢,今年財測營收七十二.一一億元、稅前盈利八.三○億元、稅前每股盈利六.○八元。一至七月營收四十一.四四億元,年成長率一八.四%,達成率五六.六%,稅前盈利五.二六億元,年成長率三四.五%,每股稅前盈利達四.五三元,財測達成情況相當良好。下半年在光電事業部的背光板模組廠產能開出, 加上 TFT-LCD 五代線陸續裝機後,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就獲利率來看,華立的稅前盈餘率由九七年的三.一%提高至近兩年的一○%至一二%,並不受景氣循環及產業結構調整而有大幅變動,且除了九七年金融風暴影響,近五年來其 ROE 均高於二五%以上。 就財務結構看來,二○○二年第一季負債比、流動比及速動比率分別為四九.○五%、一七九.七八%、一四二.二四%,呈現逐年改善的趨勢。
華立企業(3010)
成立時間:57年10月
公司地點:高雄
主要營運項目:有半導體材料事業部、電子機械事業部、工程塑膠事業部、新
材料事業部、複合材料事業部及光電事業部六大部門,以目前各事業部所占產
業的營收比重區分,資訊通訊產業占33%,其次是半導體產業占30%,而成長
最快的液晶螢幕(TFT-LCD)產業,從二○○一年的7%成長到11%。
外銷:9%
主要董監持股:董事長陳瑞欽8.86%、康泰投資7.48%
三年獲利狀況
年度 2002(估) 2002Q1 2001 2000 1999
股本(億元) 13.65 11.6 11.61 8.35 5.69
營收(億元) 72.11 16.87 62.7 58.2 43.8
稅前盈利(億元) 8.3 1.95 6.87 6.97 3.17
每股稅後純益(元) 6.08(稅前) 1.35 4.72 6.49 4.41
毛利率(%) -- 16.9 18 20.9 20.1
流動比(%) -- 179.8 187.5 133.8 137.7
速動比(%) -- 138.8 140.6 90.3